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期刊中心
创伤后急性肺损伤患者行俯卧位通气的研究
To stud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on prone position in patients with ALI induced by trauma
作者:马岳峰,张茂,干建新,施小燕,江观玉
发布日期:2001-10-25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对ALI/ARD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1998年7月至2000年5月收入我院EICU的创伤所致ALI/ARDS患者28例,在一定的镇静和肌松下进行俯卧位通气,分别监测初始仰位、俯位1h、俯位2h、仰位1h、仰位2h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患者转为俯位后,氧合状况显著改善(PaO2/FiO2从205.3±57.4升至257.0±28.7、273.3±31.8,P<0.05),且在复转为仰位后2h持续存在(PaO2/FiO2)为242.1±60.5,P<0.05);Bp、HR、Paw、R、C、PaCO2及血气指标在体位变动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俯卧位通气能显著改善ALI/ARDS病人的氧合状况,对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无明显影响,可用于ALI/ARDS的辅助治疗。

马岳峰,张茂,干建新,施小燕,江观玉. 创伤后急性肺损伤患者行俯卧位通气的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311-313.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1.05.008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俯卧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吴威士,江少容. ALI/ARDS患者侧卧位通气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特点[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Z3:
  • 2) 陈行秀. 俯卧位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4:
  • 3) 江少容. ALI/ARDS病人侧卧位通气的疗效观察[J]. 护理学杂志,2004,19,10:
  • 4) 刘卫英. 体位护理在小儿呼衰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
  • 5) 周宇芳,张红. 不同体位对机械通气新生儿通换气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2007,26,5:
  • 6) 崔津医.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新进展[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1:
  • 7) 彭茜苑. 不同体位对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效果影响的观察[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0:
  • 8) 文琼仙. 不同卧位对危重新生儿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4:
  • 9) 朱峰. 侧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2009,30,11:
  • 10) 李万聪. 呼吸衰竭病人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效果评价[J]. 中国卫生产业,2013,11,7:
  • 11) 韩惠芳,徐宇红,岳静燕,王小飞. 俯卧位不同翻身时间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