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期刊中心
我国急诊医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附53所医院急诊科调查分析
作者:樊寻梅,李春盛,王佩燕
发布日期:2000-12-25

樊寻梅,李春盛,王佩燕. 我国急诊医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附53所医院急诊科调查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364-366.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0.06.002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张立平. 急诊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探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2:
  • 2) 万智. 合理配置急诊医疗资源的新思维[D]. 四川大学,2002,,:
  • 3) 徐仑. 儿童死亡谱的演变与儿童急诊医学的思考[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4:253-254
  • 4) 陈晓雄,朱捷. 急诊外科的建设与管理[J]. 中国医院管理,2002,22,1:
  • 5) 张兴毅,刘祥. 遵义市急诊医学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 遵义医学院学报,2002,25,3:
  • 6) 李海林. 中医医院创办急救中心的实践与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9,2:
  • 7) 苏磊,秦伟毅,张智慧,贾乐宁,廖水兴,卢勇,华黎电,朱会英. 反思SARS,综合医院急诊工作需要改进的重要环节[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10:716
  • 8) 王矦坪. 北京市八年院前急性脑血管事件发生趋势与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4:275
  • 9) 陈宇,曹冰,樊立华,张洪亮,贾阿娜. 佳木斯市院前急救综合管理模式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2003,23,3:
  • 10) 刘文桥,黄丽燕,陈玉. 浅谈综合性医院急诊科的现状和发展[J]. 广西医学,2003,25,4:
  • 11) 徐伯诚,毛培华,胡晓梅,许德兵. “支援型”急诊科模式在军队中小医院的运行探讨[J]. 东南国防医药,2003,5,1:
  • 12) 关秉贤. 急诊医学概况、进展和展望[J]. 中国医师杂志,2003,5,3:289
  • 13) 钦军. 医院急诊流程重组应用研究[D]. 第二军医大学,2004,,:
  • 14) 刘莹莹. 徐州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病人及家属服务需求调查分析[D]. 四川大学,2004,,:
  • 15) 江观玉. 急诊医学的理论与实践[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1:5-6
  • 16) 陈建荣. 急诊科抢救危重病11年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2004,24,3:
  • 17) 刘保池,刘海燕,殷胜绿. 自主型模式急诊科的功能与管理[J]. 中国医院管理,2004,24,10:
  • 18) 刘保池,康晓琴. 郑州市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实践和探索[J]. 中国医院管理,2004,24,12:
  • 19) 邱俏檬,卢中秋,黄唯佳,李惠萍,程俊彦,李章平. 急诊医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4,9,3:
  • 20) 张洪侠. 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吉林大学,2005,,:
  • 21) 吴穗初,黄传成. 颅脑外伤443例救治分析[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5,10,3:
  • 22) 周保利. 我国综合医院急诊科建设现状及要解决的问题[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9:
  • 23) 郭星君,滕倩倩,周丽敏. 13084例急诊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实用医药杂志,2005,22,1:
  • 24) 张文武. 深圳市宝安区11家急救网络医院急诊科现状调查[J]. 中国急救医学,2005,25,5:
  • 25) 关紫云,吕绮微,张宗绵. 基层医院急诊科的建设和发展[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5:
  • 26) 蔡招林,郭骅,李能聪. 重型颅脑损伤113例急诊救治体会[J]. 河北医学,2006,12,5:
  • 27) 李军尧. 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建设[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8:
  • 28) 阮海林. 综合性医院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2:144-147
  • 29) 石玲. 346例心律失常急诊患者临床分析[J]. 医学新知杂志,2006,16,4:
  • 30) 张志燕. 创伤骨科急症流行病学调查及护理人力资源配备的研究[J]. 护理研究,2006,20,34:
  • 31) 陈险峰. 门急诊流程再造的设计与实施[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2:
  • 32) 于学忠. 我国急诊医疗质量保证[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6:
  • 33) 邓文彬. 223例多发伤院内死亡患者临床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2006,22,7:
  • 34) 陈建荣. 急诊抢救死亡病例7年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4:
  • 35) 何新华,李春盛. 我国急诊医学的现状与未来[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3,3:8-10
  • 36) 张晓卫. 我国中小城市急诊医学发展模式探讨[J]. 临床急诊杂志,2006,7,4:
  • 37) 李志勇. 4129例急诊病人病种分析[J]. 临床急诊杂志,2006,7,6:308-309
  • 38) 孙韩祥. 急诊抢救2657例病种特点分析[J]. 医药世界,2006,8,5:
  • 39) 臧红梅. 2005年丰台西南地区院前急救病例回顾分析[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10:
  • 40) 马彦辉. 我院急诊抢救疾病谱特点和构成比的分析[J]. 现代护理,2007,13,28:2694-2695
  • 41) 万立东. 北京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5:551-553
  • 42) 鲁德生,陈险峰,张均,沈红,刘瑛,黄萍. 急诊联合诊室的创新思路和效果评价[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7,18,1:
  • 43) 刘保池,胡维信,裴辉,康晓琴. 郑州市急诊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与创伤急救[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11:
  • 44) 张志燕. 骨科医院急症患者就诊现状的调查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3:281-283
  • 45) 罗学斌. 急诊科与综合ICU整合的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0:957-958
  • 46) 陈建荣. 急诊老年危重病2798例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7,6,4:249-252
  • 47) 黄敏. 急诊ICU一体化建设后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体会[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6:6274-6275
  • 48) 赵宝明. 综合医院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J]. 中国水电医学,2008,,5:
  • 49) 陈锋. 结合我院特点浅谈门急诊流程的重组[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4:
  • 50) 曹杰,吴韫宏,陈岚岚,杨宇宁. 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应用预防医学,2008,14,1:
  • 51) 张伟. 加强急诊“三环理论”的实践体会[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6:
  • 52) 涂小平. 近年我院院前急救疾病谱的分析[J]. 四川医学,2008,29,12:
  • 53) 陶亚江. 洛阳市院前急救病谱规律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3:
  • 54) 贾庆灵. 骨科医院急诊患者现状调查及医师人员配置[J]. 河北医药,2008,30,12:
  • 55) 朱子青. 10年间急诊死亡病例变化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9:
  • 56) 祁永梅. 西宁市10036例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分析及对策[J]. 航空航天医药,2009,,8:
  • 57) 刘艳. 基于突发事故的矿山医院急救流程再造[D]. 山东科技大学,2009,,:
  • 58) 张劲松,刘强晖. 江苏省三级医院急诊科现状调查分析[C].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论文汇编,2009,,:
  • 59) 张初吉. 急诊建设与SWOT分析法[J]. 临床急诊杂志,2009,10,4:
  • 60) 冯国慧. 重型颅脑损伤158例救治体会[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
  • 61) 朱旭. 268例院前死亡病例分析[J]. 当代医学,2009,15,31:
  • 62) 李富军. 某医院2007年急诊患者状况调查分析[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3:
  • 63) 张伟. “三环一体”急诊模式浅析[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9:
  • 64) 徐辉. 2005—2007年成都地区院前急救内科疾病谱的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9:913-914
  • 65) 王援朝,曹全斌,胡文彬,张吉新. 济南军区医院急诊科学科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 实用医药杂志,2009,26,8:
  • 66) 魏忠. 重型颅脑损伤89例伴合并伤急诊救治体会[J]. 安徽医学,2009,30,9:
  • 67) 李锦忠,黄胜立,黄顺忠,农善华,陆启峰,李军,蒙少福. 20165例急诊病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右江医学,2009,37,3:
  • 68) 吕玮. 晋城矿区2004-2009年急诊疾病谱变化特征分析[D]. 山西医科大学,2010,,:
  • 69) 王春,赵开东. 西部中小型农业城市院前急救17562例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1:
  • 70) 张劲松,刘强晖,徐鑫荣. 江苏省急诊医学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5:548-550
  • 71) 匡继红,张茶,王力军,刘彩霞,史保权. 急诊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7:680-681
  • 72) 李进元. 急诊科护士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华西医学,2010,25,5:988-989
  • 73) 孙劲松,杨鼎君,王薇. 汶川大地震后院前急救病谱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
  • 74) 徐亦男. 院前急救安全性相关因素的探讨[J]. 中华全科医学,2010,8,12:1617-1618
  • 75) 王素华. 赤峰市1035例院前死亡病例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S7:
  • 76) 阿合买提江·帕哈丁. 新医大一附院院前急救创伤病人流行病学调查[D]. 新疆医科大学,2011,,:
  • 77) 王海燕. 1052例急诊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D]. 天津医科大学,2011,,:
  • 78) 华丽. 急诊心肺复苏病例6年变化趋势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2:
  • 79) 徐辉. 院前急救内科疾病谱的分析与对策[J]. 四川医学,2011,32,4:487-489
  • 80) 霍小东. 包头市41387例院外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与对策[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07,7:611-615
  • 81) 张巍,路璐,李会,刘颖,李薇. 徐州市区院前急救疾病谱分析[J]. 中国校医,2012,26,1:
  • 82) 范桂敏. 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流行病学分析[D]. 山东大学,2013,,:
  • 83) 文亚玲,张青华. 山西省垣曲县2272例院外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与对策[J]. 实用医技杂志,2013,20,3:
  • 84) 伍忠梅,宁晓东. 荆门市基层医院急诊科配置现状调查[J]. 护理研究,2013,27,21:
  • 85) 陈丽花. 急诊科护士工作倦怠现状的调查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561-563
  • 86) 余中光,陈校云,张国强,李祥文,李战国,李文惠. 急诊专科医师成长阶段划分的定性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2013,33,5:
  • 87) 姜雨杉,刘远立. 构建急救医疗保障体系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现状[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6,10:60-64
  • 88) 邢玉华. 对基层医院急诊学科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11:
  • 89) 颜晓. 新疆县级综合医院急诊医疗资源现状调查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10:1105-1107
  • 90) 罗东,赵海云,徐超,彭飞,曹钰,姚蓉. 20856例急诊患者疾病谱及就诊特点[J]. 西部医学,2019,31,12:1901-1905
  • 91) 单玉涛. 急诊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基于广州4家综合医院的质性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2021,41,6:62-65
  • 92) 雷子辉. 中国急诊科护士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22,38,12:1505-1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