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上海市突发事故流行病学和应急反应
作者:费国忠,顾丽萍,蒋健
发布日期:2000-10-25

目的:寻找上海市突发事故的某些规律,就如何提高对突发事故的现场救护能力进行探讨。方法:对1987~1988年期间,由上海市医疗救护中心院前急救的101次突发事故的资料,作流行病学分析和Foxplus处理。结果:突发事故类型前三位构成比依次为交通事故22.7%、火灾20.77%和房屋倒塌12.87%;人员伤亡主要集中在21~50岁的年龄段;事故主要发生在上午10:00至下午4:00之间;对突发事故应急反应3项指标均有延长趋势。65%的反应间期超过10min;一半以上的伤员在10min内得到现场诊治和转运。结论:为提高对突发事故的现场救援能力,应向市民普及急救和安全知识,及时更新救护中心的通讯设备,增加救护站点,合理安排伤员的现场诊治和转运时间。

费国忠,顾丽萍,蒋健. 上海市突发事故流行病学和应急反应[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0,9(5): 295-297.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0.05.003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流行病学 突出事故 急救半径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付大庆. 院前急救调度中可比性数字化管理指标再探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10,6:415
  • 2) 管敏. 2000年度上海市突发性灾害事故院前急救通讯调度和应急反应[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1,6,2:
  • 3) 杨巧红. 我国火灾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D]. 暨南大学,2005,,:
  • 4) 陈抗侵. 重庆市涪陵区群体性突发事件流行病学和应急反应[J]. 重庆医学,2007,36,20:2091-2094
  • 5) 张建华. 山区群体性突发事件院前急救现状及对策[J]. 重庆医学,2008,3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