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发展灾害医学,提高医疗救援水平
作者:林才经,蒋健
发布日期:2000-10-25

林才经,蒋健. 发展灾害医学,提高医疗救援水平[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0,9 (5):291-292.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0.05.001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鄢春梅,邵海忠. 院前抢救群体液态氨中毒113例临床报告——急救网络高效启动的意义[J]. 临床急诊杂志,2002,3,1:
  • 2) 姚卫光. 军队医学院校加强灾害医学教育的探讨[J]. 医学教育探索,2004,,1:
  • 3) 赵文静,赵雪生. 灾害医学对护理人员的要求[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0:
  • 4) 姚卫光,苏大为. 在军事医学教育中强化灾害医学教学[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2:
  • 5) 吴学杰,郑静晨,侯世科,彭碧波,樊毫军,李向晖. 地震海啸灾区紧急医疗救援的策略[J]. 武警医学,2005,16,7:
  • 6) 王永高. 台州“云娜”号台风致伤伤员的医学救治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2005,25,2:
  • 7) 樊毫军. 国际救援队移动医院的研制[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7:
  • 8) 林才经. 以人为本,加强灾害事故医疗救援[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5:389
  • 9) 鄢春梅. 灾害应急调度救援指挥预案在通讯系统中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9:915-916
  • 10) 钟海忠,张志锋,孙颖浩. “5·12”抗震救灾军队医院医疗队救援实践[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9:
  • 11) 李远建. 120指挥信息系统在“5·12”汶川地震中的作用及其完善[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9:907-910
  • 12) 孙溦. 地震伤员转运救援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2008,24,11:
  • 13) 孙景海. 从四川地震救援特点与难点看军队灾害医疗救援准备[J]. 中国医院管理,2008,28,8:
  • 14) 邢学民. 5·12汶川大地震后批量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J]. 创伤外科杂志,2009,11,3:
  • 15) 杜姗姗. 灾后儿童的心理反应及护理[J]. 护理研究,2009,23,21:
  • 16) 孙静,杨林,郝璐,栗艳. 强化整体素质教育 提高护理人员灾害救援能力[J]. 护理研究,2009,23,S1:
  • 17) 孙鹏. 突发事故反应间期的调查[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1:
  • 18) 范斌. 轻型车载野战医院的研制[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5,6:492-494
  • 19) 曲海燕. 特大旱灾医学心理救援的做法[J]. 人民军医,2010,53,10:723-724
  • 20) 曲海燕,赵东海,李全岳. 大石山区旱灾心理救援的组织与实施[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2:
  • 21) 沈燕. 玉树地震紧急医学救援队部署效果分析[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4:369-371
  • 22) 刘涛. 重大地震灾害军队机动医疗分队医学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转化医学杂志,2017,06,05:296-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