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预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炎症标志物
Inflammatory predictive biomarkers of coronary in-stent restenosis
作者:郗鸿飞,胡新央
发布日期:2024-05-1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方式,而支架内再狭窄(ISR)一直是PCI术后的主要临床挑战。尽管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与发展已明显减低其发生风险,但ISR仍然有3%至10%的发生率。目前对于PCI术后ISR的最佳管理与治疗策略尚不完全明确,早期识别和提前干预可能是减少ISR发生并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手段。炎症反应是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ISR病理生理基础的重要过程。C反应蛋白、各类免疫细胞及白介素等炎症标志物广泛影响ISR的发生与发展。已有大量研究发现,炎症标志物对指导PCI术后ISR的干预具有良好的潜力价值,并有望成为ISR的重要预测因素,但其在真正应用于临床前可能存在部分局限性。基于此,本文对几项与ISR相关的重要炎症预测标志物展开综述。

郗鸿飞,胡新央. 预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炎症标志物[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4,33(5): 729-733.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4.05.025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支架内再狭窄 炎症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