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2012年荷兰Lambin首先提出“影像组学”的概念,是计算机深度分析结合大数据在临床中重要的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影像组学是对影像源文件经高通量提取深层次信息,分析图形纹理,量化处理,结合临床大数据分析,用于疾病预测与诊断治疗[1]。目前影像组学广泛运用于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如肺部、脑、前列腺)及预后判断[2]。在非肿瘤性疾病领域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如阿尔兹海默病、肝硬化等疾病的鉴别诊断[3]。在急重症领域的研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关键问题的临床研究日渐成熟。本文将重点讨论影像组学在急重症非肿瘤性疾病的应用与进展,为后续影像组学在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多的依据。
余姗姗,张倩楠,严丽,方瑜. 影像组学在急重症的非肿瘤疾病中的研究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32(11): 1578-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