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4, Vol. 33 Issue (3): 421-425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4.03.032
基于断点回归设计分析应急处理对重庆市120急救调度的影响
陈波1 , 余海燕2,3 , 左小龙2     
1.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重庆 400014;
2.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065;
3. 重庆邮电大学大数据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65
摘要: 目的 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对院前急救工作效率产生的重要影响,研究应急处理前后对重庆市120急救调度的影响程度。方法 将120电话接听和车辆运行效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的院前急救数据,时间范围为2021年11月10日至2023年1月6日。按照应急处理相关时间分组,采用断点回归设计方法在同一期间进行对照比较,即实施应急处理的真实值与没有实施应急处理的预测值(虚拟)比较,推理出应急处理的平均干预效应。结果 在间隔为27 d的研究时间段内,120电话接听的10 s内摘机数量从11 000升至19 000,但10 s内接听率略有下降;应急处理期间的120急救空车率从0.39%降低到0.20%,但18 min内的完成率从72%降低到了30%;在特殊的应急处理期间,相应的患者主诉数量(如高热和呼吸困难)较应急处理前有明显增加。结论 应急处理对院前急救工作如急救电话接听和车辆运行效率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研究为城市急救医疗服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实证结果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 院前急救    120调度    应急处理    断点回归设计    患者主诉    
Impact analysis of emergency intervention on 120 ambulance dispatchers in Chongqing city with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s
Chen Bo1 , Yu Haiyan2,3 , Zuo Xiaolong2     
1. Chongqing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 Chongqing University Central Hospital, Chongqing, 400014;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3. Key Laboratory of Big Data Intelligent Comput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emergency response to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n the efficiency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work, and study the degree of impact on 120 ambulance dispatchers in Chongqing city during pre-periods and post-periods of the emergency intervention. Methods Taking 120 phone answering and ambulance operation efficiency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we collected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se data from a city's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 covering the period from November 10, 2021 to January 6, 2023. The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time periods of emergency response. A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method was employed to compare the response of emergency intervention to the predictions (virtual cases) without the emergency intervention, obtaining the average intervention effect. Result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of 27 days, the number of 120 calls picked up within 10 seconds increased from 11 000 to 19 000, but the answering rate slightly decreased within 10 seconds. The vacancy rate of 120 ambulances during emergency response decreased from 0.39% to 0.20%, but the completion rate within 18 minutes decreased from 72% to 30%. In this particular emergency response period, the number of patient complaints (such as high fever and difficulty breathing) increased compared to the pre-period of emergency response. Conclusion Emergency response significantly impacts pre-hospital emergency work such as emergency phone answering and ambulance operation efficiency. This study provides empirical research results and decision-making support for urban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to respond to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Key words: Pre-hospital first aids    120 dispatch    Emergency response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Patient chief complaints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措施对院前急救工作效率产生重要影响[1]。院前急救是疫情防控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首要环节[2],其运行效率的高低对于保障急救转运新冠患者及时救治和控制传染病传播起着重要作用[3]。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2022年11月重庆市实施了新的应急处理措施,院前急救工作效率在这一政策实施后的发生了变化。但是,应急处理措施对院前急救工作效率的影响结果尚不明确[4]。本文将分析应急处理对重庆市院前急救效率及120患者主诉的影响。

本文使用重庆市应急处理期间相关的120院前调度数据,使用断点回归设计(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RDD)方法[5-6],分析应急处理措施对院前急救工作效率的影响。所使用的120院前调度数据包括120接听效率、120车辆运行效率、患者主诉计数数据等[7]。旨在为城市急救医疗服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决策支持[8-9],为提升急救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研究课题经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科研科审阅备案(编号:CFH2023091901),通过重庆邮电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审查编号:NSFCLL202314)和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安全审核证明(审查编号:NSFCKJAQ202314)。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依托于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履行重庆市政府公共卫生救援职能及120指挥调度日常急救职能。医院拥有智慧型120指挥调度网络系统,其“120急救网”覆盖重庆市主城8个城区,覆盖人口数量约700万。2022年医院指挥调度中心及其他分站医院救护车出车次数总计约18万次,在应急处理期间27 d内出车约1.7万次。

院前急救调度数据收集的时间范围为2021年11月10日至2023年1月6日。2022年的应急处理期间为2022年11月10日至2022年12月7日,作为目标关注时间段并记为T1。为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将相关时间段的数据视为对照组,将2022应急处理前期间即2022年10月10日至2022年12月7日记为T0;2022应急处理后期间即2022年12月10至2023年1月6日记为T2;2021应急处理同期记为T21T3, ……, T11分别为2022年前9个月对应从每月10日开始顺延27 d的时间段(所有时期为27 d)。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时间范围为:2021-11-10~2021-12-06与2022-01-10~2023-01-06 图 1 基于时间段数据采样的研究设计
1.2 研究方法

断点回归设计[5-6]是统计中一种实现准实验的前后侧设计的因果效应推理方法[10]。将政策干预事件设定为一个临界值,比较临界两侧的观测值作为政策干预效果。这一方法的优势表现为:在随机试验不适用的情景下,可以使用政策干预的观测数据,估计这一政策的平均处理效应[11]

断点回归设计的核心在于引入潜在响应值作为对照数据[12]。将临界两侧的观测值的比较结果αSRDD作为政策干预效果,其推理方法为

其中,Y1Y0分别表示(疫情)政策干预后与干预前的观测值,X表示协变量(如时间),c表示协变量观测数据(如临界值),E(.)表示统计中的期望。在第三式中等号右侧的第一二项分别表示在政策干预后,临界值附近的下极限和上极限观测值的期望。

在不做进一步假设时,参数αSRDD仅在临界值处能够被识别。在后续分析中,主要对在T0T1时期的观察值期望,通过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在T1时期没有发生应急处理时的潜在响应值[12],比对得出应急处理措施为院前急救调度带来的差异性影响。后文将在接听效率、车辆运行效率、主诉计数等方面,采用折线图直观展示真实值与对照值(潜在响应值作为控制组)的差异。

2 结果 2.1 接听效率比较

院前急救120接听效率体现院前接线员在120调度系统中处理紧急医疗事件的工作负荷。接线员接听120电话,记录事发地址和病情,按“就近派车”原则派车[13]。在不影响救护车出车的同时询问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进行信息登记并发到救护车上。

接听效率的代表性指标是10 s内接听率[14]和超10 s内摘机数。其中,10 s内接听率表示10 s内接起的电话数与进入交换机的总数之比。超10 s内摘机数反应了在10 s内未接起的120电话的数量。在应急处理期间以及其后一个月内,10 s内接听率虽然只有不到1%的减少量,但10 s内摘机数以T0为分界点数据发生陡增,T1T2的数据也远超其他时期(见图 2)。类似地,超10 s内摘机数在分界点也发生了陡增。在T1T2时期这些指标的真实值与对照值对比形成较大差异(见图 3图 4),反映了市民对医疗急求的需求增大,急救电话呼入量增加,医院接线员任务量增大。

图 2 研究期间(每个时间段27 d)10 s接听率真实值与对照值对比

图 3 研究期间(每个时间段27 d)10 s内接听率真实值与对照值对比

图 4 研究期间(每个时间段27 d)超10 s摘机数真实值与对照值对比
2.2 全市120车辆运行效率比较

120车辆运行效率作为评价院前急救统筹安排和救护车的日常规划合理性的重要指标。120空车[15]是指救护车出任务而没有接到患者的情况,空车率越小反映急救车使用越频繁。院前急救反应时间[16]是指从医疗急救呼救开始,到急救单元抵达现场并展开抢救所需要的时间,包括通讯时间、出发时间、到达现场途中时间、到达患者身边时间。

院前急救120空车率和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结果表明(见图 56),在T0后发生显著变化,T1T2时期这两项指标都明显下降。院前急救120空车率从0.39%左右降低到近0.2%,然而18 min内的完成率从72%降低到了30%左右。进一步反映出,应急处理后的一段时间内,120调度资源使用更加频繁,资源调度更加紧张。

图 5 空车率真实值与对照值对比

图 6 急救反应时间18 min完成率真实值与对照值对比
2.3 全市120患者主诉计数

120患者主诉计数体现的是120急救患者对医疗资源和服务的需求数量及其排序。主诉作为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和(或)体征的叙述,反映患者本次急救甚至住院最主要的病症或需求,还将决定120调度中前往急救服务的科室人员安排和医疗资源的排序。

选取疫情相关的两个主诉为例,呼吸困难和高热在T1T2时期真实值与对照值相差较大。T1期间高热主诉数量陡增(见图 7);主诉为呼吸困难的患者数量逐步上涨,T2解封期还在增长(见图 8)。反映出在应急处理期后,社会活动逐步放开,人员流动增加,呼吸困难主诉数量激增。

图 7 研究期间T1 (27 d)高热主诉真实值与对照值对比

图 8 研究期间T1 (27 d)呼吸困难主诉真实值与对照值对比
2.4 断点回归设计分析结果

收集T0T1时期每一天的呼吸困难和高热主诉数量数据,以T0时期2022年11月10日0点的数值为临界值,进行线性断点回归设计分析。结果表明,高热患者在T0时期跳跃式上涨(见图 9),呼吸困难主诉患者数量在T0时期逐渐上涨(见图 10)。

图 9T0T1时期每一天高热患者计数数据的断点设计分析图

图 10T0T1时期每一天的呼吸困难数据的断点设计分析图

T1应急处理期间这两类主诉患者数量上升是因为他们作为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症状。

3 讨论

本文研究了基于断点回归设计分析应急处理对重庆市院前急救效率及120患者主诉的影响。在接听效率方面,T1T2时期的10 s内接听率数据较T0时期及以前略有下降,但10 s内摘机数及超10 s内摘机数在T1T2时期的真实值与对照值对比形成较大偏差,反映市民对医疗急求的需求增大,急救电话呼入量增加,医院接线员任务量增大;在120车辆运行效率方面,院前急救120空车率从0.39降低到0.20,然而18 min内的完成率从72%降低到了30%;在呼吸困难和高热主诉方面,两种主诉在T1T2时期真实值与对照值相差较大,T1期间高热主诉数量陡增,呼吸困难主诉的患者数量逐步上涨,T2解封期还在增长,反映出在应急处理期后,社会活动逐步放开,人员流动增加,病毒扩散。这些结果有利于了解应急处理措施对院前急救工作带来的影响,并为城市急救医疗服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提供决策支持[8-9],为提升急救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为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院前急救做好充足的医疗资源储备,做好120调度系统的优化,尽量满足市民激增的医疗需求。120调度指挥中心应及时扩充120中继线数量,保证120电话正常呼入,要充分发挥120调度指挥统筹协调、掌控全局的特点;面对激增的主诉患者,提升救护车数量智能调度效率,满足在高负荷的工作量下市民的医疗急救需求。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陈波:数据收集和论文校读;余海燕:论文撰写、数据分析和论文修改;左小龙: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和论文修改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院前急救学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院前急救转运方案[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29(2): 162-164.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02.007
[2] 巫金东, 伍宝玲, 龚韩湘, 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城市急救医疗服务现状及提升策略[J]. 中国急救医学, 2023, 43(1): 5.
[3] 王艳, 倪卫荣, 管永青, 等. 昆山市急救中心新冠疫情转运体系建设成效分析[J].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1, 7(3): 180-183.
[4] 徐曼, 沈江, 余海燕. 数据驱动的医疗与健康决策支持研究综述[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7, 22(1): 286-292.
[5] Cattaneo MD, Titiunik R.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s[J]. Annu Rev Econ, 2022, 14: 821-851. DOI:10.1146/annurev-economics-051520-021409
[6] O'keeffe AG, Geneletti S, Baio G, et al. The "Natural Experiment" in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s: randomization without controlled trials[J]. BMJ, 2021, 349: g5293. DOI:10.1136/bmj.g5293
[7] 陈雅琴. 120急救车空驶的现状分析及处理对策[J]. 中国卫生产业, 2015(20) 125-127, 135.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5.20.125
[8] Yu HY, Yang CC, Yu P.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for stratified treatment rules in reducing hospital readmission rates of diabetic patients[J]. Eur J Oper Res, 2023, 308(3): 1355-1364. DOI:10.1016/j.ejor.2022.12.020
[9] Huang SX, Wan XY, Qiu H, et al.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for stratified treatment rules with multiple responses of survival data[J]. Inf Sci, 2022, 596: 343-361. DOI:10.1016/j.ins.2022.02.047
[10] 余海燕, 向娇, 高明月. 不完整数据非均衡案例双重鲁棒因果推理[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 211-223. DOI:10.12011/SETP2020-0268
[11] Yu HY, Chen JJ, Wang JN,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differential effect of city-level on the gini coefficient of health service delivery in online health community[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9, 16(13): 2314. DOI:10.3390/ijerph16132314
[12] Yu HY, Chen J. Treatment effect identification using two-level designs with partially ignorable missing data[J]. Inf Sci, 2022, 611: 277-300. DOI:10.1016/j.ins.2022.08.024
[13] 马利平. 准确把握派车原则提高院前急救质量避免发生医疗纠纷[J]. 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15): 126-127. DOI:10.3969/j.issn.1671-8194.2009.15.087
[14] 中国电话容量与调度席位配置共识专家组. 中国120电话容量与调度席位配置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 32(2): 169-173.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3.02.007
[15] 鄢涛, 刘小琴, 谢雯雯, 等. 院前急救空车返回现状调查分析[J]. 海南医学, 2017, 28(19): 3245-3247. DOI:10.3969/j.issn.1003-6350.2017.19.051
[16] 吕旭照. 品管圈对缩短院前急救出车反应时间的价值[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7, 25(15): 142-146. DOI:10.16690/j.cnki.1007-9203.2017.15.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