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 Vol. 31 Issue (5): 624-627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2.05.011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冬奥村综合诊所急诊科管理模式分析
付源伟1 , 胡跃林2 , 朱洪玮1 , 梁如冰1 , 宋泊1 , 马青变1 , 赵峰2     
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北京 100191;
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北京 100191

在面对诸多挑战的情况下,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共有2 897名运动员参加冬奥会,564名运动员参加冬残奥会比赛[1-2]。北京延庆赛区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三个赛区之一,共有4个场馆,其中竞赛场馆2个、非竞赛场馆2个, 共进行3个大项、4个分项、21个小项的比赛[3]。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较于以往的不同在于实施闭环管理以及更加严格的防疫措施,而冬奥村综合诊所作为冬奥村内主要的医疗机构,承担着冬奥村内所有涉奥人员的医疗救治及防疫任务,急诊科为综合诊所重要的组成科室。本文介绍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延庆冬奥村综合诊所急诊科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的管理模式和工作经验,为今后举办类似大型体育赛事的医疗保障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1 综合诊所急诊科组织架构 1.1 急诊科人员配备和排班模式

延庆冬奥村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三个冬奥村之一,冬奥村综合诊所急诊科配备8名医师,其中急诊内科和急诊外科医师各4名,护士16名,医护比为1∶2,医护人员来自北京4家三级综合医院,都具有急诊科工作经验。急诊科设置专业负责人1名,接受综合诊所医疗官的领导,负责急诊专业业务领域及组织沟通工作。将急诊医护分成4个班次,每个班次包括1名急诊内科医师、1名急诊外科医师和4名护士,急诊科污染区每4 h进行一次人员轮换,每4 d工作24 h,见图 1

图 1 延庆冬奥村综合诊所急诊科人员配备和排班模式
1.2 急诊科医疗区域

急诊科医疗区域划分为普通诊疗区、治疗处置室、抢救室三大区域,供不同病情分级的急诊患者使用,配备包括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心电图机、可视喉镜、氧气、微量泵、抢救车和手术无影灯等多种急诊抢救设备。为配合防疫要求,综合诊所单独设立一间隔离诊室,有单独通道进出诊所,供发热和可疑传染病急诊患者的接诊使用。另外,专科门诊、超声科和放射科在7:00至23:00提供服务,如有急诊患者需要专科会诊、急诊超声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则可以在这一时间段完成。检验科和药房24 h开放,可供急诊化验和药物治疗。急诊科以及所有其他专科和医技科室都位于综合诊所的同一层,能够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2 综合诊所急诊科提供的服务

综合诊所于2022年1月23日至2月23日服务于冬奥会,2月23日至25日进入冬残奥会转换期,2月25日至3月16日服务于冬残奥会。整个奥运会运行服务期间综合诊所提供16 h(7:00至23:00)的门诊预约制医疗服务以及24 h急诊和急救服务,服务对象为冬奥村内所有涉奥相关人员,包括所有注册的运动员、教练员、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媒体、工作人员、志愿者等。

综合诊所急诊科能够进行内科普通急症的诊治,也能完成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等抢救措施,并能进行急诊外伤缝合、骨折外固定等外科治疗。急诊科在7:00至23:00时间段主要处理24 h内新出现的受伤或症状,进行病情的初步评估和处理,如需要进一步诊治,则通过救护车将患者转诊至闭环内定点医院;在23:00至7:00时间段承担冬奥村内突发事件的应急抢救和转诊任务。

延庆冬奥村与急诊科相关的医技科室中,超声科可进行肌肉骨骼、胸部、血管、心脏、腹部及浅表超声检查;放射科可进行X线、CT和MRI检查,从而也弥补2018年平昌冬奥会综合诊所无法进行CT和MRI检查的缺陷[4];检验科可进行血尿便常规监测、生化检测、免疫学检测、凝血检测、甲乙型流感检测、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检测;药房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药品目录和综合诊所医生的建议,提供常用药物。每天有4辆救护车在综合诊所随时待命,必要时将患者转运至闭环内定点医院。

3 综合诊所急诊科防疫措施和工作流程 3.1 防疫措施

在COVID-19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东京2020年奥运会和残奥会采取“气泡防疫”的措施,将入境涉奥相关人员与日本国内人员隔绝,但该防疫措施并没有严格被执行,日本国内涉奥人员活动范围不受限制,且新冠疫苗接种并非强制要求,最终导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有41名运动员和822名非运动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5]。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执行严格的防疫政策,根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第二版)》(以下简称《防疫手册》),对于所有涉奥相关人员,须遵循的原则包括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全程闭环管理,参赛组织设置新冠联络官(COVID-19 liaison officers,CLO),遵守检测、追踪与隔离制度,最大限度减少接触和保持良好卫生意识[6]

综合诊所设置疫情防控小组,由医疗官、副医疗官及多名曾有援鄂抗疫经验或发热门诊、急诊工作经验人员组成,并设置专职感控管理人员4名,负责监督和指导综合诊所其他医护人员,以及诊区的消毒工作。诊所全员须经过传染病知识、疫情防控知识、综合诊所工作流程及诊疗规范培训后上岗。全体工作人员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做好个人健康监测,防疫小组每天对所有医疗人员进行至少2次体温和症状监测,并填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日常健康监测表》留档、备查,有异常情况逐级上报、及时处理。

综合诊所严格遵循“三区两通道”制度,即污染区、清洁区和半污染区,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急诊科作为高风险科室,且需要24 h在污染区值守,采取重点的二级防护措施,防护标准包括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手套、靴套、护目镜或面屏。在气管插管等可能发生气溶胶和引起分泌物喷溅操作时,加穿外层隔离衣和外层手套,必要时可选用正压头罩或全面防护型呼吸器。严格落实“一诊一患一消毒”制度,即同一诊室同时只有一名患者就诊,就诊全程要求严格佩戴N95口罩,患者离开后按照要求进行诊室和物品的消毒处理。诊所设置一间隔离诊室,用于有新冠症状或其他传染病症状患者的单独就诊和隔离筛查,并设有单独的进出通道,避免人员交叉感染。

3.2 急诊工作流程 3.2.1 三级预检分诊

所有就诊于综合诊所急诊科的患者都须遵守“三级预检分诊”制度,第一级预检分诊在诊所出入口,由护士确认患者和陪同人员24 h内的新冠核酸检测结果,测量体温,初步询问患者来诊目的,并引导至分诊台;第二级预检分诊在分诊台,由护士再次确认24 h内的新冠核酸检测结果,并复测体温,登记患者基本信息,询问主诉和来诊目的,测量生命体征,再次排查可疑传染病患者;第三级预检分诊为诊室内接诊医生,主要结合患者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患者进行传染病预检。

3.2.2 急诊诊疗流程

经过三级预检分诊后,患者进入急诊科,对于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在普通诊区就诊,使用常见急症的中英文问卷调查表,用以问诊和采集病史,在诊疗及化验检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同意后开始诊疗,填写诊疗记录单,打印药物处方签字,并在结束诊疗后30 min内完善电子病历提交及审核。对于生命体征不平稳的危重患者,则立即转入抢救室,进行监护诊疗,由污染区急诊医师指挥抢救,并立即向医疗官汇报,由医疗官统筹协调医护人员参与抢救,必要时启动紧急转诊流程,将患者转至闭环内定点医院。患者就诊过程中由导诊人员全程引导陪同,减少人群间接触,就诊结束后尽快离开诊所,患者离开诊室后,进行诊室环境和诊疗器械的消毒处理。

3.2.3 隔离诊室启用流程

若急诊就诊患者出现疑似传染病症状,包括发热(≥37.3 ℃)、腹泻(24 h内3次及以上且有性状改变)、呕吐、皮疹、黄疸、结膜红肿、嗅觉异常、味觉异常[7],则引导至隔离诊室隔离筛查,安排专门医护进行诊疗,并填写《传染病症状监测登记表》,上报医疗官和医疗经理,必要时转诊至定点医院。

3.2.4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处理流程

所有参加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组织均需设置CLO。CLO的职责是确保相关组织成员了解《防疫手册》内容,协助其完成来华前各项准备工作,并做好疫情应急处置等沟通协调工作[6]。据统计,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入境涉奥相关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463例[8],综合诊所承担延庆冬奥村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人员的转运工作,并根据《防疫手册》的要求,制定转运流程(见图 2),在保障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人员尽快安全转运同时,也符合疫情防控要求,最终做到综合诊所所有人员新冠零感染。

图 2 延庆冬奥村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处理流程
3.2.5 紧急转诊流程

综合诊所急诊科承担着延庆冬奥村所有涉奥相关人员急危重症的诊治以及疫情防控任务,若患者临床情况超出综合诊所诊疗范围,在经过患者同意后,需要转往定点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需要紧急转诊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三种:⑴非急症但需要转诊至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⑵急症但一般状况稳定,无转运风险;⑶急症且一般状况不稳定,有转运风险,但能从转诊中获益。急诊医生接诊后评估患者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转诊,患者签署紧急转诊知情同意书后(若拒绝转诊,签署拒绝转诊知情同意书),联系医疗官,通知救护车到场后急诊医生与急救医生交接患者并协助完成转运,患者离开诊所后及时完成电子病历并提交审核。

4 综合诊所急诊科接诊患者情况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冬奥村综合诊所对人员受伤和疾病进行了监测[9],急诊科共接诊患者121例,运动损伤是患者就诊急诊科的主要原因,占总病例数80.2%,常见的包括关节损伤、骨折损伤、肌腱韧带和皮肤浅表损伤。此外,因各种疾病就诊急诊科患者占总病例数19.8%,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是急诊科最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这一结果与既往奥运会的数据基本一致[10-14]。冬季寒冷的天气和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冬奥村内相对集中的生活,可能会影响呼吸和消化系统,导致更多的感染病例出现。2018年平昌冬奥村综合诊所急诊科共接诊患者288例,其中受伤113例,疾病175例,包括7例流感和4例诺如病毒感染[4]。延庆冬奥村综合诊所急诊科接诊的疾病例数明显减少,也没有出现聚集性感染事件,可能是得益于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

5 总结与展望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各参赛代表团及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践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承诺。疫情防控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介绍延庆冬奥村综合诊所急诊科的管理模式和工作经验,为未来举办类似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医疗保障工作提供借鉴。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付源伟:撰写论文;胡跃林、朱洪玮、梁如冰、宋泊: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马青变、赵峰:论文指导和修改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Beijing 2022 Olympic Winter Games[EB/OL]. [2022-03-19]. https://olympics.com/en/olympic-games/beijing-2022.
[2] 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 Beijing 2022 Paralympic Winter Games[EB/OL]. [2022-03-19]. https://www.paralympic.org/beijing-2022/athletes.
[3] 刘玉民, 桂琳.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规划布局[J]. 北京规划建设, 2021(2): 160-168.
[4] Kim K, Jang JY, Moon G, et al. Experiences of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t the PyeongChang polyclinic during the 2018 PyeongChang Winter Olympic Games[J]. Yonsei Med J, 2019, 60(5): 474-480. DOI:10.3349/ymj.2019.60.5.474
[5] Yashio T, Murayama A, Kami M, et al. COVID-19 infection during the Olympic and Paralympic Games Tokyo 2020[J]. Travel Med Infect Dis, 2021, 44: 102205. DOI:10.1016/j.tmaid.2021.102205
[6] 国际奥委会, 国际残奥委会, 北京冬奥组委.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第二版)[EB/OL]. (2021-12-13). https://www.beijing2022.cn/wog.htm?cmsid=EYS2021121300586800.
[7] 吕婧, 娄靖, 杨旭, 等. 北京冬奥会闭环管理下的医疗急救服务[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 31(3): 303-306.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2.03.007
[8]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 3月13日冬奥及冬残奥新冠防疫情况. (2022-03-14). https://www.beijing2022.cn/wog.htm?cmsid=EYS2022031400202400.
[9] Kennedy MI, Moatshe G, Engebretsen L. Global forum: Orthopaedic physicians in the Winter and Summer Olympic Games[J]. J Bone Joint Surg Am, 2020, 102(11): e52. DOI:10.2106/JBJS.19.01245
[10] Soligard T, Palmer D, Steffen K, et al. Sports injury and illness incidence in the PyeongChang 2018 Olympic Winter Game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2914 athletes from 92 countries[J]. Br J Sports Med, 2019, 53(17): 1085-1092. DOI:10.1136/bjsports-2018-100236
[11] Soligard T, Steffen K, Palmer D, et al. Sports injury and illness incidence in the Rio de Janeiro 2016 Olympic Summer Game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11274 athletes from 207 countries[J]. Br J Sports Med, 2017, 51(17): 1265-1271. DOI:10.1136/bjsports-2017-097956
[12] Soligard T, Steffen K, Palmer-Green D, et al. Sports injuries and illnesses in the Sochi 2014 Olympic Winter Games[J]. Br J Sports Med, 2015, 49(7): 441-447. DOI:10.1136/bjsports-2014-094538
[13] Engebretsen L, Soligard T, Steffen K, et al. Sports injuries and illnesses during the London Summer Olympic Games 2012[J]. Br J Sports Med, 2013, 47(7): 407-414. DOI:10.1136/bjsports-2013-092380
[14] Engebretsen L, Steffen K, Alonso JM, et al. Sports injuries and illnesses during the Winter Olympic Games 2010[J]. Br J Sports Med, 2010, 44(11): 772-780. DOI:10.1136/bjsm.2010.076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