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 Vol. 31 Issue (4): 459-463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2.04.006
企业应对工作场所心脏骤停专家共识
杭州师范大学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 中华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分会 ,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企业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 , 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中国医学科学院海岛急救医学创新单元 , 杭州师范大学-瑞安医疗企业健康促进研究中心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劳动力大国,职业人群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超过预期寿命的二分之一[1]。职业人群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是社会财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职业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宏伟目标的关键[2]。创建健康的工作场所是“健康细胞”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职业健康面临着多重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新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不断出现的复杂局面[3],职业人群的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4]

1 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带来的挑战

心脏骤停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直接原因[5],是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领域中最危急的情况之一[6]。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的4~6 min是挽救生命的“黄金时间”[7],若不及时进行抢救,每延迟1 min,其复苏生存率就下降7%~10%[8]。若能在1 min内实施心肺复苏,3~5 min内进行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快速除颤,可使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达到50%~70%[9]。70%~80%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地方[10],急救专业人员通常无法在“黄金时间”内赶到现场[11]。为更好地应对企业的工作场所中发生的心脏骤停,企业需要积极行动起来,及时在工作场所开展现场救护,高质量落实院外心脏骤停“生存链”前三个环节,即启动应急反应系统、高质量心肺复苏和快速除颤[12]

2 企业应对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心脏骤停防范救治体系的建设越来越重视[13]。急救医疗中心、红十字会、医学类高校等单位在社会大力向公众普及心肺复苏,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在重点公共场所布局AED,部分城市进一步出台地方法规强力推进公众心肺复苏普及和完善AED布局[14-15]。相对于公共场所,工作场所是一个比较独立的组织结构,心脏骤停应对往往游离在社会的关注范围之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社会整体应对心脏骤停能力存在不足

研究显示,我国心肺复苏培训普及率不足1%[16],AED布局数量增长缓慢,覆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17]。面对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旁观者心肺复苏的实施率平均仅为4.5%[18],公众“不会救、不能救、不愿救”的问题突出,导致我国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极低,总体生存率仅为1.3%[19],给个人、家庭、企业和社会造成重大的健康资本损失[20]。基于此,《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到2022年和2030年取得急救培训证书的人员分别达到1%和3%”“劳动者个人需要学习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和急性危害的应急处置方法,能够做到正确的自救、互救”“企业依据有关标准配备急救箱等装备”“政府需推动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队伍建设,提升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能力”等要求[21]

2.2 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发生风险不断增加

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职业性有害因素广泛存在于生产工艺、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当中。企业间竞争激烈,更大的责任和压力不可避免地分到每一位职工身上,企业职工甚至企业家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事件时有发生。职业地位可以决定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发病率息息相关[22]。同时,职工不规律饮食、饮食结构改变、久坐、吸烟、熬夜等健康风险因素,会造成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高发,同样增加心脏骤停发生的风险[23-25]

2.3 企业重视程度低,缺少跨学科专家共识指导

普通企业对心脏骤停应对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关注少、投入不足,政府投入、社会捐赠一般很难惠及到企业,并且有关工作场所心脏骤停、AED布局与使用的研究缺乏[26],从而造成工作场所存在心肺复苏培训率低、AED布局不足、职工意识不强、心脏骤停应对能力薄弱等短板,这需要企业健康促进领域专家、急诊医学及相关领域医学专家携起手来,组成多学科专家组,共同参与制定企业应对工作场所心脏骤停专家共识。

3 企业应对工作场所心脏骤停的策略和方法

由浙江省预防医学会企业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牵头,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浙江省预防医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多轮审议后,达成以下共识,以指导企业科学有效应对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减少心源性猝死事件的发生率,为企业健康资本保值、增值。

问题1   企业应对工作场所心脏骤停的策略是什么?

3.1 企业应对工作场所心脏骤停的预防策略 3.1.1 企业方面

企业应当在认真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的基础上[27],规范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定期组织职工健康体检[28]。企业可以与第三方健康管理机构合作,实现对职工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和疾病诊断,系统、全面、动态地掌握职工疾病发病风险或发展状态,针对性实施动态的、个性化的风险分层管理:针对低风险人群实施常规健康促进;针对中高风险人群强化危险因素动态监测并及早给予积极干预[29];针对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职工,在提供工作场所基本健康促进服务之外,应该科学安排工作岗位,有效规避工作中的心脏骤停诱发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发生率。

3.1.2 职工方面

企业的每位职工都要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努力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科学睡眠等目标。职工通过建立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延缓发展进程,降低自身心脏骤停发生率。

推荐建议1   企业应对工作场所心脏骤停的根本策略是预防,针对职工健康情况实施动态的个性化健康管理,并动员职工关注个人健康。

问题2   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发生前,企业可以做些什么?

3.2 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发生前保障工作 3.2.1 组织保障

企业应在健康企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30],建立并完善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应对的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人要提高对心脏骤停应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建立或指定心脏骤停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法定代表人或法人委托人;领导小组成员应包括办公室、人力资源、安全、卫生、工会、财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配置专兼职联络人员:企业职工500人以下的,配置1名专兼职联络人员;500人以上的,配置2名及以上专兼职联络人员;明确联络员职责,便于部门内、部门与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和外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推荐建议2   企业成立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应对的组织机构并按企业职工人数配置专兼职联络人员。

3.2.2 人力资源保障

在工作场所中,职工实施心肺复苏的意愿很高,而对心肺复苏的了解、掌握程度是影响实施心肺复苏的主要因素[31]。通过在工作场所开展心肺复苏培训,让职工面对心脏骤停患者时能够“想救、敢救、能救、懂防”。培训的核心内容应包括:心脏骤停的严重危害和第一时间心肺复苏的重要性,现场心肺复苏的关键要点和技能,心肺复苏的法律免责与自我保护,心脏骤停的个人和家庭预防等[32]。积极组织职工参加有资质单位开展的心肺复苏培训和复训,考核合格后发放证书。采取层次递进、分级培训的方式[33],先培训重点岗位职工再覆盖一般岗位职工,推进心肺复苏在工作场所的科学普及,争取人人都是合格的“第一目击者”。并可考虑遴选骨干职工,参加救护师资班的培训[34],成为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应对的基础力量,保证心肺复苏培训工作的可持续性。

推荐建议3   企业可采取层次递进、分级培训的方式加强工作场所“第一目击者”培训,并遴选骨干职工建设救护师资队伍。

3.2.3 设备保障

企业可参照《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在工作场所合理布局AED[35],并设置AED应急使用电话。综合工作场所人员密度、流动量及分布距离等影响因素,按照“第一目击者”能够在3~5 min之内获取AED并赶到患者身边为原则进行AED布局。AED布局位置应有固定、醒目的标识,遵循科学的安装要求,并定时、定人维护,确保AED设备的安全和实用。有条件的企业在布局AED时,可同时配置个人防护装备和辅助工具等,形成“AED组合包”[36]。还可以在单位通勤车上、巡逻车上配置AED,或通过无人机运输AED[37],让工作场所AED能够流动起来。

推荐建议4   企业应综合考虑工作场所影响因素,规范化布局AED并确保其安全可使用。

3.2.4 信息技术支持

企业向职工提供AED的布局位置与心肺复苏培训同样重要,可以将AED布局位置输入工作场所电子平面地图,生成手机软件或小程序,面向全体职工发布,方便职工或来访者通过手机查找工作场所里布局的AED[38-39]。还可以尝试构建涵盖目击者一键启动呼救、周边职工接收呼救并取送AED到达现场协助、企业医务人员立即响应的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应对能力[40]

推荐建议5   企业可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构建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应对的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

问题3   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发生后,如何做好现场救护?

3.3 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发生后应对方法 3.3.1 现场救护流程

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发生后,“第一目击者”在确认现场安全、做好自我保护前提下,应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和AED快速除颤,直到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到达(见图 1[41]

图 1 工作场所发生心脏骤停的现场救护流程

推荐建议6   企业应明确工作场所发生心脏骤停的现场救护流程。

3.3.2 基础生命支持与高级生命支持的衔接

为尽早实现心肺复苏,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发生后,目击者还可以在专业人员电话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42]。同时应启动应急预案,工作场所内的医疗卫生人员及工作场所外的急救专业人员迅速响应,按照最佳路线快速赶往现场实施高级心肺复苏,并缩短患者的转运时间。

推荐建议7   企业应缩短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应对的急救反应时间。

问题4   应对工作场所心脏骤停,企业如何做好综合施策?

3.4 企业应对工作场所心脏骤停的系统建设 3.4.1 政策方面

企业把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应对纳入企业健康发展规划,提供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支持;将心肺复苏培训纳入职工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将AED纳入应急设施目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积极施救的职工提供法律支持并纳入评优表彰对象等。通过政策支持让职工都能认识到心脏骤停应对工作的重要性,能够有效做到全员参与。

推荐建议8   企业为应对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制定支持性政策。

3.4.2 环境方面

职工的健康与环境密切相关,企业在办公室、人行步道、电梯、食堂、会议室等场所进行健康环境的布置,通过设立健康宣传栏、张贴健康提示语、制作膳食模型宣传板、设立吸烟点等措施来营造健康氛围;在企业宣传片、文创产品中纳入健康元素;结合职工健康需求,组织各类专家为职工进行系列健康知识讲座,并组织开展健康咨询活动等,不断提高职工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对积极实施心肺复苏的典型职工进行深入宣传报道,让获救者现身说法,营造“懂得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企业文化氛围。

推荐建议9   打造健康的企业文化,为应对工作场所心脏骤停提供环境支持。

3.4.3 机制方面

企业应加强与所在地政府、医疗卫生单位和红十字会等组织机构之间的沟通联系与合作,企业应主动争取政府资源,对工作场所心脏骤停应对提供政策支持。企业在成立心脏骤停应对工作小组基础上,与医疗卫生单位协作制定心脏骤停应对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职工要加强自我健康管理,积极参加心肺复苏培训和复训,提高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以及实施心肺复苏的意识。街道(镇)、居委会(村)等基层政府机构,医院、急救医疗中心等医疗卫生单位,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为企业应对工作场所心脏骤停提供服务、技术、师资和教具等方面的支持。不断开展工作场所心脏骤停现场演练,检验各项工作成效,完善企业急救体系中不足的工作环节,并通过“改进——评估——再改进——再评估”的步骤持续提高企业应对工作场所心脏骤停能力。

推荐建议10   构建企业主导、多主体参与的心脏骤停联防联控协作机制(见图 2)。

图 2 企业主导、多主体参与的心脏骤停联防联控协作机制

总之,身心健康的职工和健康的组织环境是企业取得高绩效的基础,企业需要关注、预防和控制影响职业人群健康的所有危险因素,践行“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全方位全周期保障职工健康,确保职工健康与企业经济效益共同可持续发展。

执笔:王鹏  尹小雨  王大辉  刘志胜  孙新  吕传柱  杨磊

共识专家(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企业健康促进领域专家:曹承建(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郭君萍(杭州市五云山医院) 李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李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刘晓冬(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刘志胜(深圳市瑞安医疗服务有限公司) 陆远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马海燕(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孙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 王爱红(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大辉(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王鹏(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留信(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 许亮文(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杨磊(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尹小雨(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余丹(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张莉娜(宁波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张美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邹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急诊医学及相关医学领域专家:蔡文伟(浙江省人民医院) 柴艳芬(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董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韩小彤(湖南省人民医院) 姜伟(德阳市人民医院) 洪玉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李立宏(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刘国辉(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陆峰(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 吕传柱(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海岛急救医学创新单元) 马渝(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马岳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王清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曾俊(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张剑锋(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张军根(杭州市急救中心) 张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张邢炜(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周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周启棣(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朱继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胡世杰. 加快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J]. 中国职业医学, 2021, 48(1): 1-5. DOI:10.11763/j.issn.2095-2619.2021.01.001
[2] 李涛, 李霜. 健康中国战略与职业健康保护[J]. 中国职业医学, 2020, 47(5): 505-511. DOI:10.11763/j.issn.2095-2619.2020.05.001
[3] 李霜. 《健康企业建设评估技术指南》解读[J]. 劳动保护, 2020(9): 68-70. DOI:10.3969/j.issn.1000-4335.2020.09.029
[4] 刘敏, 刘昊, 张庆军, 等. 湖北省职业场所慢性病高风险人群身体活动和静态行为调查[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6, 24(9): 688-690. DOI:10.16386/j.cjpccd.issn.1004-6194.2016.09.013
[5] 吕传柱, 于学忠. 急诊与灾难医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0.
[6] 心肺复苏中国专家共识组. 心肺复苏2011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1, 9(12): 881-887.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11.12.001
[7]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 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7, 3(1): 12-36. DOI:10.3877/cma.j.issn.2095-9133.2017.01.002
[8] 王立祥. 心肺复苏共识的再认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0, 19(1): 108-110.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0.01.032
[9] Koster RW, Baubin MA, Bossaert LL, et al. European Resuscitation Council Guidelines for Resuscitation 2010 Section 2. Adult basic life support and use of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J]. Resuscitation, 2010, 81(10): 1277-1292.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10.08.009
[10] 葛波涌, 王明太, 王玉波, 等. 社区普及徒手心肺复苏对猝死患者抢救的意义[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 26(8): 974-976.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7.08.032
[11] 齐腾飞, 景军. 中国1996—2015年城市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7, 32(10): 1466-1468. DOI:10.11847/zgggws2017-33-10-12
[12]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ighlights of the 202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PR and ECC[M/OL]. USA: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0. [2022-01-20]. https://ECCGuidelines.Heart.org.
[13] 张文武, 徐军, 余涛, 等. 关于我国公众急救培训体系建设的探讨[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4): 309-312. DOI:10.3969/j.issn.1002-1949.2019.04.002
[14] 祝益民, 晏锡泉, 陈芳. 现场救护立法的紧迫感与时代需求[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 30(1): 3-5.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01.003
[15] 杭州市人民政府. 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EB/OL]. [2020-10-26]. http://sft.zj.gov.cn/art/2020/11/19/art_1659553_58929792.html.
[16]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 2018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共识[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8, 30(5): 385-400. DOI: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8.05.001
[17] 骆丁, 张娜, 郑源, 等. 自动体外除颤仪的配置现状及实施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 2021, 41(2): 182-185. DOI:10.3969/j.issn.1002-1949.2021.02.018
[18] Xu F, Zhang Y, Chen Y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aining in China: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J]. JAMA Cardiol, 2017, 2(5): 469-470. DOI:10.1001/jamacardio.2017.0035
[19] Shao F, Li CS, Liang LR, et al. Outcome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s in Beijing, China[J]. Resuscitation, 2014, 85(11): 1411-1417.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14.08.008
[20] 刘丽杭. 国际社会健康治理的理念与实践[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5, 8(8): 69-75. DOI:10.3969/j.issn.1674-2982.2015.08.013
[21]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EB/OL]. [2019-07-09]. http://www.gov.cn/xinwen/2019-07/15/content_5409694.htm.
[22] Zhang L, Narayanan K, Suryadevara V, et al. Occupation and risk of sudden death in a United States community: A case-control analysis[J]. BMJ Open, 2015, 5(12): e009413. DOI:10.1136/bmjopen-2015-009413
[23] Feng XF, Hai JJ, Ma Y, et al.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mainland China[J].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2018, 11(11): e006684. DOI:10.1161/circep.118.006684
[24] Hayashi M, Shimizu W, Albert CM. The spectrum of epidemiology underlying sudden cardiac death[J]. Circ Res, 2015, 116(12): 1887-1906. DOI:10.1161/CIRCRESAHA.116.304521
[25] 范国辉, 张林峰. 心源性猝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5, 36(1): 87-89. 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5.01.020
[26] Mayr NP, Mayr T, Tassani P, et al. Use of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 in the occupational setting in Germany: A pilot study[J]. J Occup Environ Med, 2012, 54(7): 789-791. DOI:10.1097/JOM.0b013e318256f65c
[27]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DB/OL]. [2020-12-20]. http://www.nhc.gov.cn/fzs/s3576/202101/2a5be92cd14449caaa2ea685cc44ea64.shtml.
[28] 陈美君, 林昊翔, 云青萍, 等. 职业人群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服务利用状况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中国健康教育, 2021, 37(4) 297-302, 317. DOI:10.16168/j.cnki.issn.1002-9982.2021.04.002
[29] 王德杰, 王淑莹, 王岩梅, 等. 心血管状态监测系统预测电网职工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的应用研究[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 26(1): 62-65. 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1.01.015
[30] 全国爱卫办. 关于推进健康企业建设的通知[DB/OL]. [2019-11-04]. 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7788/201911/e29880b2e429460cbb73748274106916.shtml.
[31] Riccò M, Berrone M, Vezzosi L,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willingness to perform bystand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n the workplace: A study from North-Eastern Italy[J]. Acta Biomed, 2020, 91(4): e2020180. DOI:10.23750/abm.v91i4.8593
[32] 余涛. 中国公众心肺复苏思考与探索[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9, 39(10): 851-854. DOI:10.19538/j.nk.2019100104
[33] 李洋, 叶泽兵, 蒋晓红, 等. 公众院前应急救护技能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建设[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8, 6(1): 46-49. 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18.01.011
[34] 梁锦峰, 武海波, 郑军, 等. 社会急救培训导师的遴选与管理[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12): 1173-1176. DOI:10.3969/j.issn.1002-1949.2020.12.011
[35]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的通知[DB/OL]. [2021-12-28]. 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2112/28d6cf16a9884214b663730a63c6b196.shtml.
[36] 吕传柱, 张华, 陈松, 等. 中国AED布局与投放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 2020, 29(8): 1025-1031.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08.003
[37] Claesson A, Bäckman A, Ringh M, et al. Time to delivery of an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using a drone for simulated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s vs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J]. JAMA, 2017, 317(22): 2332-2334. DOI:10.1001/jama.2017.3957
[38] Sakai T, Iwami T, Kitamura T, et al.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Mobile AED Map' to find and retrieve an AED: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Resuscitation, 2011, 82(1): 69-73.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10.09.466
[39] Merchant RM, Asch DA, Hershey JC, et al. A crowdsourcing innovation challenge to locate and map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J]. 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 2013, 6(2): 229-236. DOI:10.1161/CIRCOUTCOMES.113.000140
[40] 蔡文伟, 李恒杰. 全球复苏联盟提高院外心脏骤停生存率的十项举措[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 30(1): 12-14.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01.005
[41] Kleinman ME, Brennan EE, Goldberger ZD, et al. Part 5: Adult basic life support an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quality: 201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update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 Circulation, 2015, 132(18 Suppl 2): S414-S435. DOI:10.1161/CIR.0000000000000259
[42]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院前急救学组, 北京医师协会院前急救分会. 电话指导的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28(8): 951-955.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0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