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 Vol. 30 Issue (11): 1390-1393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11.023
大型公立综合医院实施快速反应小组的效果评价
徐莉1 , 潘胜东1 , 夏萍1 , 汪会琴1 , 黄曼2 , 马岳峰3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务部,杭州 310009;
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综合ICU,杭州 310052;
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杭州 310009
摘要: 目的 探讨快速反应小组(RRT)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与2019年实施RRT前后的各项指标,如院内医疗急救小组启动率、院内死亡率;住院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发生率、24 h内非计划性转入ICU比例及启动RRT后患者转归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实施RRT后,院内医疗急救小组启动率、院内病死率、住院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发生率及24 h内非计划性转入ICU比例均下降,启动RRT原因顺位排序前三分别是氧饱和度下降(53.70%)、呼吸频率改变(26.67%)及心率改变(25.19%),吸氧、化验、药物、监护及气管插管是启动RRT后常见的处理措施;启动RRT频次超20次的科室排序依次是骨科、外科、神经外科及血液科;启动RRT后患者去向:继续本科室治疗163例,转入ICU 87例,自动出院11例,死亡3例,其他6例。非工作时间段(17:00-次日8:00)启动142次略高于工作时间段(8:00-17:00)。结论 RRT在降低院内死亡率、减少住院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及24 h内非计划性转入ICU方面的作用是有效的,值得各级医疗机构借鉴。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快速反应小组    实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至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所有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81 133例,女性72 597例,年龄(53.45±17.66)岁;2019年1至12月所有住院患者作为干预组,其中男性96 717例,女性89 385例,年龄(53.86±17.69)岁;疾病组合指数(case mix index,CMI)是DRGs评价指标中反映专科疾病诊疗能力的指标,2017年和2019年CMI均为1.05,即两组在疾病诊疗技术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我院RRT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MEWS)作为普通病房早期预警的启动及干预标准,成人启动标准由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收缩压、心率/脉率及意识共6项组成,产妇启动标准在成人基础上增加抽搐项目,儿童启动标准为行为、循环及呼吸3项,此外,RRT还有一项通用启动标准:医师认为有需要时可随时启动。我院于2018年将MEWS系统电子化嵌入住院患者电子病历系统,护理人员评估后在系统中录入结果,系统自动计算总分,并根据不同分值给予提示。因2018年MEWS系统上线试行,在系统常态化运行后,本研究对2017年与2019年实施RRT前后情况进行比较。本院于2013年成立院内医疗急救小组,由重症监护室二唤值班医师(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值班护士及麻醉科值班医师(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组成,其职责与RRT不同,启动标准与RRT也有所差异:凡医院内发生突然意识丧失、急性循环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等危及生命征象之状况,现场医务人员判断是否启动院内医疗急救小组(medical emergency team,MET)。

1.3 质量控制

普通病房启动RRT后,患者主管医师开立“启动快速反应小组会诊”医嘱,RRT小组成员在10 min内到达呼叫地点并对患者进行评估与处理,处理结束后填写《启动RRT处理记录单》(以下简称《记录单》)并存放于患者病历中,同时,主管医师在病程录中进行记录。《记录单》内容包括:患者基础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科室等)、RRT呼叫及到达时间、离开时间、呼叫原因及干预处理措施、患者去向与转归等。RRT采用24 h岗位负责制,成员均接受BLS及ACLS培训并通过考核,每两年复训一次。医务部设专人负责收集资料和数据,每季度对监控内容进行核实并分析汇总以做好持续质量改进。

1.4 评价指标

比较实施RRT前后,院内医疗急救小组(MET)及RRT启动率(‰);院内病死率(‰);住院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发生率(‰);24 h内非计划性转入ICU比例(‰);启动RRT后患者转归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Mean±SD)形式表示,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院内医疗急救小组(MET)启动率及RRT启动率

对照组MET启动率为1.08‰,干预组MET启动率为0.54‰,干预组RRT启动率为1.45‰,干预组MET总体启动率低于对照组,见表 1。两组每月MET与RRT启动例数趋势见图 1

表 1 两组各类指标结果比较 (例,‰)
指标 对照组
n=153 730)
干预组
n=186 102)
χ2 P
MET启动 166(1.08) 101(0.54) 30.94 <0.01
心搏呼吸骤停 85(0.55) 44(0.24) 22.22 <0.01
24 h内非计划性转入ICU 352(2.29) 327(1.76) 38.60 ≤0.01
院内死亡 308(2.00) 288(1.55) 9.99 <0.05

图 1 两组MET与RRT启动例数
2.2 院内病死率

对照组院内病死率2‰高于干预组的1.55‰(χ2=9.9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两组每月院内病死率情况比较见图 2

图 2 两组每月院内病死率
2.3 两组各类指标结果比较

实施RRT干预后,干预组在心搏呼吸骤停发生率及24 h内非计划性转入ICU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启动MET后,从两组24 h内非计划性转入ICU情况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χ2=6.20,P<0.05)。两组在ICU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0.05)。见表 1

2.4 启动RRT后指标结果分析

2019年1至12月共启动RRT 270次,其中男性177人次(65.56%),女性93人次(34.44%),年龄(64.58±16.64)岁,启动RRT原因位于前三的分别是氧饱和度下降(53.70%)、呼吸频率改变(26.67%)及心率改变(25.19%);吸氧、化验、药物、监护及气管插管是启动RRT后常见的处理措施;启动频次超20次的科室排序依次是骨科、外科、神经外科及血液科;启动后患者去向:继续本科室治疗163例,转ICU 87例,自动出院11例,死亡3例,其他6例。启动时间:非工作时间段(17:00-次日8:00)启动142次,略高于工作时间段(8:00-17:00)。

3 讨论

患者安全是医疗安全的重中之重,如何减少院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所有医疗机构共同关注的话题。本研究通过比较院内实施RRT前后的各类指标,证实了RRT在降低院内心搏呼吸骤停发生率、24 h内非计划性转入ICU比例及院内病死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在RRT实施后,MET启动率从1.08‰降至0.54‰,虽然不及Lee等[7]同类研究中MET启动率绝对值下降2.59‰,但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干预组MET启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每月MET启动例数基本均低于对照组,趋势较为明显。同时,研究结果显示:RRT启动例数同比多于MET,说明病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医疗干预位点前移,在患者出现病情恶化前及时主动启动RRT对其进行评估干预,而非患者已经发生呼吸心搏骤停后采取干预措施。

院内死亡率是衡量医疗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实行RRT后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死亡率,总体死亡率从2‰降至1.55‰,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8-9]。但在月度院内死亡率方面,此研究结果与Lee等[7]的研究相反,本研究发现经RRT介入后,干预组月度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而国外研究对比实施RRT前后的每月院内死亡率,发现月度院内死亡率并无明显变化,原因或为样本量差异,其研究对象为内科病房,而本研究对象覆盖全院内、外科所有普通病房。2007年[10]和2010年[11]曾有Meta分析提示,实施RRT对院内心搏呼吸骤停发生毫无影响,但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大量Meta分析显示[12-13]:RRT的实施不仅能够降低院内死亡率,同时能降低院内心搏呼吸骤停发生率,本研究中的心搏呼吸骤停发生率从0.55‰下降至0.24‰,结合研究之前提及的RRT启动次数增加,可以看出RRT的实施与心搏呼吸骤停发生例数减少相关。研究结果中干预组在24 h内非计划性转入ICU比例低于对照组,这与朱涛等[14]、Bannard-Smith等[15]研究相同,但下降比例与国内外有所差异。Bannard-Smith等[15]对不同国家地区51家医疗机构的前瞻性研究发现,实施RRT后ICU转入率总体下降28%,英国下降21%,其他国家下降40%,国内研究下降8.9%,本研究下降5.3%,说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对RRT的实施效果存在差异。值得一提的是,此结果与Jones等[13]研究结果不同,其认为RRT能够协助决策哪些患者因病情需要继续转入ICU接受进一步治疗,并加快转运速度,从而使普通病房医护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处理其他患者。将两组启动MET后转入ICU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干预组24 h内非计划性转入ICU比例低于对照组(χ2=6.20,P<0.05),但在ICU病死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0.05)。

本研究对启动RRT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启动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氧合下降(53.70%)和急性呼吸改变(26.67%)及急性心率改变(25.19%),此结果与国外研究基本一致[7-8];启动RRT后最常见的干预措施是吸氧、化验、用药指导、监护及气管插管,亦与国外研究[8]基本相同,但排序略有差异,国外最常见的干预措施依次为动脉血气监测、气管插管与调整呼吸机通气参数及用药。本研究中外科系统启动RRT频率高于内科系统,此与国外研究相反,Lee等[16]认为更应关注内科病房患者的临床表现或症状;从启动RRT后患者去向可以反映出绝大部分患者(60.37%)通过干预使病情状况较稳定,可以继续留在普通病房治疗,32.22%患者需转ICU接受进一步治疗,仅1.11%患者虽经RRT干预但仍然预后差;研究还发现,RRT非工作时间段启动次数多于工作时间段,与国外研究中非工作时间启动率占有较高比例的研究结果一致[17],提示院内非工作时间医务人员力量相对薄弱,需更多关注此时段患者状况,由此更加凸显RRT存在的价值与作用。

综上所述,RRT在减少心搏呼吸骤停、24 h内非计划性转入ICU比例及降低院内病死率方面的作用是积极有效的,可作为医院管理者有效保障患者安全的管理工具之一,值得各级医疗机构借鉴。此外,RRT启动原因和干预措施基本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但在内外科别启动频率与启动时段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马波, 侯爱洁, 王海丽, 等. 综合医院院内紧急医疗救护体系构建与实施[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9, 35(z2): 14-16. DOI:10.3760/cma.j.issn.1000-6672-2019.z2.006
[2] Al-Omari A, Al Mutair A, Aljamaan F. Outcomes of rapid response team implementation in tertiary private hospital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Int J Emerg Med, 2019, 12(1): 31. DOI:10.1186/s12245-019-0248-5
[3] Difonzo M. Performance of the afferent limb of rapid response systems in managing deteriorating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J]. Crit Care Res Pract, 2019, 2019: 6902420. DOI:10.1155/2019/6902420
[4] Czempik PF, Kapłan C, Krok M, et al. Effects of introducing a rapid response team in a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preliminary analysis[J]. Anaesthesiol Intensive Ther, 2019, 51(5): 409-411. DOI:10.5114/ait.2019.90919
[5] Jones DA, DeVita MA, Bellomo R. Rapid-response teams[J]. N Engl J Med, 2011, 365(2): 139-146. DOI:10.1056/NEJMra0910926
[6] 潘胜东, 徐莉, 黄曼, 等. 重症快速反应小组在大型综合医院中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 26(9): 1092-1094.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7.09.026
[7] Lee HY, Lee J, Lee SM, et al. Effect of a rapid response system on code rates and in-hospital mortality in medical wards[J]. Acute Crit Care, 2019, 34(4): 246-254. DOI:10.4266/acc.2019.00668
[8] Czempik PF, Kapłan C, Krok M, et al. Effects of introducing a rapid response team in a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preliminary analysis[J]. Anaesthesiol Intensive Ther, 2019, 51(5): 409-411. DOI:10.5114/ait.2019.90919
[9] 窦丽稳, 高伟波, 朱继红. 快速反应小组的研究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 27(5): 570-573.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05.025
[10] McGaughey J, Alderdice F, Fowler R, et al. Outreach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s (EW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ensive care admission and death of critically ill adult patients on general hospital wards[J]. CochranceDatebase Syst Rev, 2007(3): CD005529. DOI:10.1002/14651858
[11] Chan PS, Jain R, Nallmothu BK, et al. Rapid response team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rch Intern Med, 2010, 170(1): 18-26. DOI:10.1001/archinternmed.2009.424
[12] Solomon RS, Corwin GS, Barclay DC, et al. Effectiveness of rapid response teams on rates of in-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arrest and morta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 Hosp Med, 2016, 11: 438-45. DOI:10.1002/jhm.2554
[13] Jones D, Rubulotta F, Welch J. Rapid response teams improve outcomes: yes[J]. Intensive Care Med, 2016, 42(4): 593-595. DOI:10.1007/s00134-016-4219-5
[14] 朱涛, 庄一渝, 朱小莹, 等. 院内急救三级干预模式的构建及其作用探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 23(11): 1287-1290.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4.11.027
[15] Bannard-Smith J, Lighthall GK, Subbe CP, et al.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seen by rapid response teams: A template for benchmarking international teams[J]. Resuscitation, 2016, 107: 7-12.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16.07.001
[16] Lee YJ, Lee DS, Min H, et al. Differences in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response system activation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medical or surgical services[J]. J Korean Med Sci, 2017, 32(4): 688-694. DOI:10.3346/jkms.2017.32.4.688
[17] Singh MY, Vegunta R, Karpe K, et al. Does the time of solitary rapid response team call affect patient outcome?[J]. Indian J Crit Care Med, 2020, 24(1): 38-43. DOI:10.5005/jp-journals-10071-2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