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心血管内科 315040;
3.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院感科 31504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类型之一[1],也是ICU的常见病种之一。根据2016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冠心病和AMI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在ICU中,AMI常并发心力衰竭,且此类患者的病死率高达31%,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3]。因此,如何改善AMI伴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是ICU关注的重点。
左西孟旦(levosimendan)为钙离子增敏剂类心力衰竭治疗药,作为正性肌力药物用于短期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它通过结合于心肌细胞上的肌钙蛋白C促进心肌收缩, 并通过介导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腺苷三磷酸)敏感的钾通道而发挥血管舒张作用和轻度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效应,改善AMI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性期血流动力学[4]。在Follath等[5]的LIDO研究中,左西孟旦已被证实对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多巴酚丁胺,且能降低患者180 d病死率。
虽然已有不少研究提示左西孟旦在改善心功能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5-7],但其在AMI伴心力衰竭患者氧供-氧耗方面的作用鲜有报道。本研究选取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ICU 2016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164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分析左西孟旦在改善ICU中AMI伴心力衰竭患者全身灌注及氧供-氧耗方面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ICU 2016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AMI伴心力衰竭患者,所有病例无论是否经过介入治疗或溶栓处理,均转入ICU进一步诊治。本研究经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KY2020PJ181)。
纳入标准:⑴符合AMI诊断标准,AMI的诊断标准参考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1];⑵合并心力衰竭,且Killip心功能分级Ⅱ~Ⅳ级。
排除标准:⑴入院48 h内死亡或自动出院;⑵既往存在慢性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病史;⑶Killip心功能分级Ⅰ级者;⑷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如严重原发性肺部疾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失血性休克、重度颅脑损伤、脓毒性休克等;⑸无法控制的顽固低血压;⑹限制性心肌病、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等引起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心脏疾病;⑺病历资料不完整或数据缺失者;⑻其他各种原因不适合入组的患者。
1.2 方法根据是否应用左西孟旦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符合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标准化治疗[8]。观察组在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于入住ICU 48 h后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左西孟旦用法为持续静脉泵入,初始30 min给予负荷剂量12 μg/kg,后调整为0.1 μg/(kg·min),总疗程24 h;对于收缩压 < 100 mmHg(1 mmHg=0.133 kPa)的患者,不需负荷剂量,直接应用维持剂量。
1.3 观察指标⑴基本资料:包括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APACHE Ⅱ评分等。⑵临床及化验指标:观察组以应用“左西孟旦”为节点,对照组以入住ICU 48 h为节点,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N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血清肌酐(Scr)、VIS评分、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GAP和GAP比值等。⑶预后指标: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等。
GAP为P(v-a)CO2,GAP =PcvCO2-PaCO2,即中心静脉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值。GAP比值为P(v-a)CO2/C(a-v)O2,即中心静脉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动脉与中心静脉氧含量差,GAP比值=GAP/C(a-cv)O2=GAP/[1.3≤×Hb×(SaO2-ScvO2)],其中Hb为血红蛋白,SaO2为动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为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判断计量资料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非正态分布、方差不齐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QL, QU)] 表示。两组构成比(性别、病死率)的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两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2016年11月至2020年12月,ICU共收治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23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164例患者入选,其中观察组55例,对照组109例。患者年龄、性别、BMI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组别 | 例数 | 性别(例) | 年龄 | BMI | APACHE Ⅱ评分 | |
男 | 女 | (岁,Mean±SD) | (kg/m2,Mean±SD) | APACHEⅡ评分[分, M(QL, QU)] | ||
观察组 | 55 | 43 | 12 | 65.8±14.5 | 22.6±3.0 | 15.0(10.0,18.0) |
对照组 | 109 | 87 | 22 | 65.6±15.1 | 22.2±2.2 | 12.0(8.0,22.5) |
t/U/χ2值 | 0.06 | 0.08 | 1.01 | 3 281.5 | ||
P值 | 0.84 | 0.93 | 0.31 | 0.32 | ||
注:BMI为体质量指数,APACHE Ⅱ评分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
如表 2所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NT-proBNP、Scr、VIS评分、ALT、AST、GAP和GAP比值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指标 | 时间 | 观察组 | 对照组 | t/U值 | P值 |
(n=55) | (n=109) | ||||
NT-proBNP(ng/L) | 治疗前 | 9 800(3 825,14 098) | 8 659(3 912,13 823) | 2 827.0 | 0.553 |
第3天 | 3 706(1 514, 8 897) | 5 901(2 741, 9 000) | 3 619.0 | 0.030 | |
第7天 | 501(172, 1 201) | 1 596(592, 6 342 | 4 272.5 | < 0.01 | |
ALT(U/L) | 治疗前 | 61.0± 56.0 | 59.6± 51.5 | 0.161 | 0.872 |
第3天 | 62.0± 58.8 | 58.9± 52.6 | 0.337 | 0.736 | |
第7天 | 62.6± 71.7 | 65.2± 65.7 | 0.231 | 0.817 | |
AST(U/L) | 治疗前 | 61.7± 61.9 | 69.5± 57.9 | 0.793 | 0.429 |
第3天 | 68.1± 66.6 | 61.5± 54.3 | 0.681 | 0.497 | |
第7天 | 68.3± 85.8 | 70.9± 78.0 | 0.196 | 0.845 | |
Scr | 治疗前 | 124.2± 84.4 | 120.0± 67.3 | 0.345 | 0.730 |
(μ mol/L) | 第3天 | 110.0± 68.1 | 123.9± 71.8 | 1.181 | 0.239 |
第7天 | 79.9± 44.6 | 121.1± 69.5 | 3.993 | < 0.01 | |
VIS评分 | 治疗前 | 16.9± 7.1 | 16.1± 6.0 | 0.783 | 0.435 |
第3天 | 9.8± 6.3 | 12.2± 5.3 | 2.626 | 0.009 | |
第7天 | 5.4± 6.9 | 9.0± 9.1 | 2.569 | 0.011 | |
GAP | 治疗前 | 6.1± 1.4 | 5.8± 1.4 | 1.060 | 0.291 |
(mmHg) | 第3天 | 4.7± 1.3 | 5.4± 1.2 | 3.447 | 0.001 |
第7天 | 3.8± 1.5 | 5.1± 1.2 | 5.781 | < 0.01 | |
GAP比值 | 治疗前 | 2.2± 0.5 | 2.2± 0.3 | 0.494 | 0.622 |
第3天 | 1.6± 0.6 | 1.8± 0.4 | 3.096 | 0.002 | |
第7天 | 1.4± 0.5 | 1.7± 0.5 | 3.700 | < 0.01 | |
注:NT-proBNP为N末端B型脑钠肽原,ALT为谷丙转氨酶,AST为谷草转氨酶,Scr为血清肌酐,VIS评分为血管活性药物评分,GAP为中心静脉-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GAP比值为中心静脉-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动脉- 中心静脉氧含量 |
治疗后第3天,两组NT-proBNP、Scr、ALT和AS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S评分、GAP和GAP比值,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治疗后第7天,两组ALT和AS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Scr、VIS评分、GAP和GAP比值,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2.3 两组预后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患者28 d病死率和ICU住院时间虽少于对照组,14.50% vs 25.70%,(3.8±3.5)d vs(4.5±4.7)d,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组别 | 例数 | 死亡 | 机械通气时间 | ICU住院时间 |
(例,%) | (d,Mean± SD) | (d,Mean± SD) | ||
观察组 | 55 | 8(14.50) | 2.9± 3.3 | 3.8± 3.5 |
对照组 | 109 | 28(25.70) | 6.0± 5.3 | 4.5± 4.7 |
t/χ2值 | 2.65 | 4.66 | 1.01 | |
P值 | 0.11 | < 0.1 | 0.314 |
AMI是ICU的常见病种之一,常并发心力衰竭;而一旦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将大幅增加[2-3]。在众多针对AMI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药物中,左西孟旦作为新型的Ca2+增敏剂,在产生正性肌力作用的同时不增加心肌耗氧量,还可维持或改善心肌舒张功能,弥补了传统正性肌力药物的缺点。此外,左西孟旦还能通过激活ATP敏感K+通道而产生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的作用,且药物代谢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9]。左西孟旦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药物,已有不少研究提示其在改善心功能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5-7],且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10]指出:左西孟旦可应用于不伴有严重低血压的心力衰竭患者(Ⅱa类推荐,B级证据)。但目前对于左西孟旦改善患者预后方面,仍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在Follath等[5]的LIDO研究中,相对于多巴酚丁胺组,左西孟旦能降低患者180 d病死率(26% vs 38%)。RUSSLAN研究也证实与安慰剂组相比,左西孟旦可以显著减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4 d和180 d病死率(分别为11.7% vs 22.6%和19.6% vs 31.4%)[11]。而Parississ等[12]却指出,与多巴酚丁胺或安慰剂相比,左西孟旦并不能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而在本研究中,发现应用左西孟旦后,能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在28 d存活率和ICU住院时间上,观察组虽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应用左西孟旦能减少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但并不能改善28 d预后,在减少ICU住院时间上也并未获得足够信服的证据。究其原因,可能跟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且样本量较少有关,需进一步研究分析。
在ICU中,AMI伴心力衰竭患者高病死率的部分原因可能是患者全身灌注不足,组织和器官得不到有效的氧供,仍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进而引起患者氧供-氧耗失衡,导致死亡[1]。而目前左西孟旦在AMI伴心力衰竭患者氧供-氧耗方面的作用鲜有报道。所以,在应用左西孟旦治疗AMI伴心力衰竭患者过程中,准确及时地评估患者全身灌注和氧供-氧耗的关系就显得意义重大。
Shoemaker[13]在1996年首次提出全身氧供给(oxygen delivery, DO2)和氧消耗(oxygen consumption, VO2)理论,维持患者DO2-VO2的供需平衡关系己成为ICU医生诊疗的主要指导原则。DO2指氧气从肺部输送至微循环的速率,是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和动脉血氧含量(arterial oxygen content, CaO2)的乘积。VO2即组织从血液中摄取氧以供利用的速率。VO2等于CO和动静脉氧含量差的乘积,即:VO2=CO×(CaO2-CvO2),其中CvO2为混合静脉血中的氧含量。而无论是DO2还是VO2都不能直接测量,其计算公式繁杂,获取参数困难,限制其在ICU中的应用。而近期国内外不少研究指出GAP和GAP比值能很好地推测是否存在组织缺氧[14-15],是目前替代DO2-VO2较好的指标[16]。
GAP是评价全身灌注流量的指标,反映缺血缺氧(ischemichypoxia),但不能反映低氧性缺氧(hypoxemiahypoxia),正常范围2~5 mmHg,如果>6 mmHg,说明CO偏低[17]。究其原理,是因为CO2在组织中的产生量(VCO2)=CO2在肺的清除量=CO ×(CvCO2- CaCO2),其中“CvCO2- CaCO2”为肺动静脉CO2含量差。正常情况下,CO2分压(PCO2)与CO2含量(CCO2)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K;所以,VCO2 =CO × K ×(PvCO2-PaCO2)=CO × K × GAP;继而得出GAP =VCO2×CO-1× K-1;而K、VCO2相对固定,所以,GAP与CO呈线性负相关[18]。
GAP比值本质上反映的是机体呼吸熵(respiratory quotient,RQ),正常范围1~1.8,在细胞缺氧时,会启动无氧代谢,但无氧代谢没有氧气的消耗利用,此时RQ将增大;另外,无氧代谢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通过HCO3-/H2CO3缓冲系统可以进一步产生CO2,也会导致GAP比值升高[19]。因此,GAP比值可以用来反映机体是否存在无氧代谢[14-16]。
相对而言,GAP和GAP比值的计算容易,能较好地替代DO2-VO2。两者所有的参数仅需抽取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并进行血气分析即可,方便快捷,可操作性强。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ICU中AMI伴心力衰竭患者的GAP和GAP比值,发现应用左西孟旦的观察组患者,GAP和GAP比值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左西孟旦在改善患者全身灌注及氧供-氧耗方面起到特定的作用。进一步观察研究发现两组ALT和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VIS评分在治疗后第3天,改善优于对照组;NT-proBNP、Scr、VIS评分在治疗后第7天,改善优于对照组。说明左西孟旦对AMI伴心力衰竭患者肝功能无影响或影响较小,而在改善心功能、保护肾功能和调节血管活性药物方面能起到一定作用。
综上所述,左西孟旦能改善ICU中AMI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肾功能,减少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对肝功能无影响或影响较小;同时可能在改善患者全身灌注及氧供-氧耗方面起到特定的作用。虽然左西孟旦能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但并不能改善28 d预后,也不能减少ICU住院时间。本研究为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尚需多中心、较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加以证实。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1]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12): 710-725. DOI:10.3760/j.issn.0253-3758.2001.12.003 |
[2] |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写组.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6): 521-530.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7.06.001 |
[3] | 赵逸凡, 张毅, 刘宝鑫, 等. 信息时代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 46(7): 513-515. 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8.07.002 |
[4] | Figgitt DP, Gillies PS, Goa KL. Levosimendan[J]. Drugs, 2001, 61(5): 613-627. DOI:10.2165/00003495-200161050-00006 |
[5] | Follath F, Cleland JG, Just H,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venous levosimendan compared with dobutamine in severe low-output heart failure (the LIDO study):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trial[J]. Lancet, 2002, 360(9328): 196-202. DOI:10.1016/s0140-6736(02)09455-2 |
[6] | Maharaj R, Metaxa V. Levosimendan and mortality after coronary revascularisatio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 Crit Care, 2011, 15(3): R140. DOI:10.1186/cc10263 |
[7] | 王雷, 崔亮, 魏嘉平, 等. 静脉注射左西孟旦治疗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 38(6): 527-530. 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0.06.011 |
[8]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2): 98-122. 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4.02.004 |
[9] | 张耀春, 王彦, 王立为. 左西孟旦的药理、毒理学研究综述[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05, 2(1): 59-61. DOI:10.3969/j.issn.1672-8157.2005.01.026 |
[10] | Dickstein K, Cohen-Solal A, Filippatos G, et al.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08: the 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08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 of the ESC (HFA) and endorsed by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ESICM)[J]. Eur J Heart Fail, 2008, 10(10): 933-989. DOI:10.1016/j.ejheart.2008.08.005 |
[11] | Moiseyev VS, Investigators RS, Põder P,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 novel calcium sensitizer, levosimendan,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failure due to a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study (RUSSLAN)[J]. Eur Heart J, 2002, 23(18): 1422-1432. DOI:10.1053/euhj.2001.3158 |
[12] | Parissis JT, Rafouli-Stergiou P, Paraskevaidis I, et al. Levosimendan: from basic science to clinical practice[J]. Heart Fail Rev, 2009, 14(4): 265-275. DOI:10.1007/s10741-008-9128-4 |
[13] | Shoemaker WC. Oxygen transport and oxygen metabolism in shock and critical illness[J]. Crit Care Clin, 1996, 12(4): 939-969. DOI:10.1016/s0749-0704(05)70286-4 |
[14] | 石继魁, 田力, 董伟. P(cv-a)CO2/C(a-cv)O2比值在预测休克无氧代谢中的意义[J]. 中国医刊, 2017, 52(11): 11-13. DOI:10.3969/j.issn.1008-1070.2017.11.004 |
[15] | 高雪花, 李培杰, 曹雯.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的比值联合乳酸清除率指导脓毒症休克早期复苏治疗[J].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7): 508-513.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07.005 |
[16] | He HW, Liu DW, Long Y, et al. High 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CO2 difference/arterial-central venous O2 difference ratio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lactate clearance in septic patients after resuscitation[J]. J Crit Care, 2016, 31(1): 76-81. DOI:10.1016/j.jcrc.2015.10.017 |
[17] | Mallat J, Lemyze M, Tronchon L, et al. Use of venous-to-arterial carbon dioxide tension difference to guide resuscitation therapy in septic shock[J]. World J Crit Care Med, 2016, 5(1): 47-56. DOI:10.5492/wjccm.v5.i1.47 |
[18] | Gutierrez G.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issue–blood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during hypoxia[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 169(4): 525-533. DOI:10.1164/rccm.200305-702oc |
[19] | 何怀武, 张瑞, 隆云, 等. P(v-a) CO2/C(a-v)O2 ratio在休克复苏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 2018, 4(2): 200-204. DOI:10.3877/cma.j.issn.2096-1537.2018.0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