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 Vol. 30 Issue (6): 754-755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06.020
叶状耳盘菌中毒诊治三例报告
钟加菊1 , 李海蛟2 , 余成敏1 , 张俊3 , 姚群梅1     
1.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675000;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北京 100050;
3. 楚雄州姚安县人民医院,云南 675300

云南野生蘑菇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居民自采自食或者购买食用野生蘑菇普遍,因此云南是我国蘑菇中毒发病最多的省份[1-5]。本研究通过对2019年发生在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的一起3人误食叶状耳盘菌中毒事件的调查,开展蘑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其中毒特征、临床诊断,并总结救治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6月6日8时,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医院收治3名颜面部及双上肢端红肿、瘙痒的患者。病例1,女,49岁,妻子,既往体健,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病例2,男,63岁,丈夫,既往体健,有青霉素过敏史,无食物过敏史。病例3,男,23岁,儿子,既往体健,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笔者摘录和分析了患者的病例资料。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号为2019-01。

1.2 毒物鉴定

患者家属提供在同一采集地点采集的蘑菇。笔者将标本在45℃下彻底干燥后,送到中国疾控做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6-7]。形态学鉴定主要包括子实体颜色、大小、形状、质地等宏观特征以及子囊孢子和子囊等微观结构。分子生物学鉴定:对蘑菇干标本进行DNA提取,对ITS片段进行PCR扩增,测序后采用最大简约法,使用PAUP* 4.0b10软件(Swofford 2002)进行系统发育分析[8]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调查

患者出现眼睑、颜面部、肩颈部及双上肢瘙痒、伴肿胀、灼烧样疼痛,呈现阵发性灼烧样疼痛,露光部位表现更为严重,病例1还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次,每次量约20~100 g不等,潜伏期12 h左右,入院时间为进食后39 h。仔细调查了患者的饮食接触情况,结合临床特征分析,初步诊断患者是进食野生蘑菇中毒导致的光敏性皮炎。

2.2 临床表现

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急性中毒面容、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心肺腹查体无异常。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眼睑、颜面部、颈肩部及双上肢露光部位红肿,无皮疹。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9.97~12.88)× 109 /L]、淋巴细胞绝对值[(3.86~9.13)× 109 /L]及单核细胞绝对值[(0.73~0.96)× 109 /L]增高,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00~0.01)× 109 /L]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0.00%~0.10%),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检查均无异常。

2.3 治疗转归

病例3症状较轻,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消失。另外2名住院后给予糖皮质激素(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60 mg/d × 5 d,后改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5 mg/d维持治疗)、抗氧化(维生素C注射液2 g/d × 5 d)及抗过敏(盐酸西替利嗪胶囊5 mg/d × 5 d)治疗,患者面部及四肢皮肤红肿完全消退,皮温正常,病情好转。病例2于2019年6月12日出院,病例1于2019年6月17日出院。出院后随访1周无特殊。

2.4 蘑菇鉴定

形态学鉴定结果:子囊盘宽1~2.5 cm,黑褐色至黑色,干后墨黑色,盘状、浅杯状、花瓣状至不规则的片状,边缘波曲,干后脆而硬,具小短柄或无。子囊袋状,40~45µm × 3.8~5 µm;子囊孢子圆柱形至腊肠形,平直至稍弯曲、无色、薄壁、光滑,5.2~7 µm × 1.3~1.7 µm(图 1)。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图 2为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图。本次事件的标本与3条来自于Genbank的叶状耳盘菌(Cordierites frondosus)的序列聚类到同一分枝,获得极高支持率(图 2, MP =99%)。因此,该起事件的标本鉴定为叶状耳盘菌。

图 1 叶状耳盘菌宏观和微观结构,(标尺=10 µm)

图 2 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仅高于50%的支持率被标注于分枝上(黑体突出显示的为事件标本序列)
3 讨论

叶状耳盘菌,又称暗皮皿菌、毒木耳蜡,为真菌界、真菌门、蜡钉菌目、胶陀螺科。在我国东北、华北及云南地区有分布,每年夏秋季生于阔叶树倒木或腐木上[9]。叶状耳盘菌与木耳外形﹑色泽﹑生长习性及生长季节都极为相似,经常因为误食而发生中毒,临床表现为光敏性皮炎,其毒素成分可能为卟啉类感光化学物质。除了通过微观形态及ITS序列与木耳进行区分外,在热水或者碱水中叶状耳盘菌有大量褐色色素析出,而木耳没有该种现象,进而可以对叶状耳盘菌和木耳进行快速区分[10]。除了叶状耳盘菌外,污胶鼓菌(Bulgaria inquinans)也能引起光敏性皮炎,其毒性成分主要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在食用前用草木灰、小苏打等碱水处理可以避免中毒[11]。此外,进食香菇(shiitake mushrooms)后可能会导致香菇性皮炎,与光敏性皮炎不同,香菇性皮炎表现为颈部及躯干等地方出现的鞭打样红疹。

结合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本次事件是一起误食叶状耳盘菌导致的中毒事件。叶状耳盘菌中毒的主要表现为光敏性皮炎,部分患者有轻微消化道症状,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的升高,考虑与应激状态相关[10]。患者症状较轻,经过抗过敏、抗炎、抗氧化和激素等一般治疗,痊愈后出院。对于光敏性皮炎的治疗可以归为以下几点:(1)尽可能停用引起光敏性皮炎的物质;(2)防止日光照射;(3)外用药物:炉甘石洗剂,3%硼酸溶液,二氧化钛等;(4)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抗氧化剂等药物。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周静, 袁媛, 郎楠, 等. 中国大陆地区蘑菇中毒事件及危害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25(6): 724-728.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06.008
[2] 赵江, 汤钦岚, 闵向东, 等. 2010—2018年云南省毒蕈中毒事件分析[J]. 首都公共卫生, 2019, 13(6): 280-282. DOI:10.16760/j.cnki.sdggws.2019.06.001
[3] Sun J, Li HJ, Zhang HS, et al.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three cohorts of mushroom poisoning caused by Amanita exitialis in Yunnan, China[J]. Hum Exp Toxicol, 2018, 37(7): 665-678. DOI:10.1177/0960327117721960
[4] Wu F, Zhou LW, Yang ZL, et al. Resource diversity of Chinese macrofungi: edible, medicinal and poisonous species[J]. Fungal Divers, 2019, 98(1): 1-76. DOI:10.1007/s13225-019-00432-7
[5] Li HJ, National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Poison Control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China, Zhang HS, et al. Mushroom poisoning outbreaks—China, 2019[J]. China CDC Week, 2020, 2(2): 19-24. DOI:10.46234/ccdcw2020.005
[6] 伋祥, 钱柯, 陈科, 等. 江苏溧阳6例急性蘑菇中毒的流行病学临床调查及毒物鉴定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 30(3): 284-286.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03.005
[7] 张芝平, 黄信有, 吴春蕾, 等. 中国福建省南平市两起日本类脐菇中毒事件调查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29(3): 355-359.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03.011
[8] Swofford DL. PAUP: Phylogenetic analysis using parsimony, Version 4.0b10[M]. Sinauer Associates, Inc. Publishers, Sunderland, 2002.
[9] 陈作红, 杨祝良, 图力古尔. 毒蘑菇识别与中毒防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 1-308.
[10] 刘培贵, 杨祝良. 叶状耳盘菌: 一种易与木耳相混淆的毒菌[J]. 中国食用菌, 1992, 11(1): 27.
[11] 白璐, 马伟才, 包海鹰. 胶陀螺的光敏活性组分[J]. 菌物研究, 2014, 12(1): 51-54. DOI:10.13341/j.jfr.2014.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