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 Vol. 30 Issue (1): 49-52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01.011
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许俊 , 索源 , 柏晓奇 , 朱湘筠 , 孙辉 , 曹伟中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急诊科 314000
摘要: 目的 观察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中对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并评价其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通过120院前急救中心派遣执行的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任务,根据是否应用手动心肺复苏仪进行救治,分为器械组和徒手组,分析两者之间的按压频率、按压移动、胸外按压比例(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 CCF)优秀率及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和预后等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共收集51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器械组和徒手组基线资料比较,性别、年龄、是否存在目击者、是否除颤、外伤史、有无冠心病史以及按压时间和心搏停止估计时间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复苏效果比较,使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的器械组,ROSC恢复率、CCF优秀率、按压频率达标率以及按压部位是否移动情况均好于徒手组,且ROSC恢复、按压频率达标情况及按压部位移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最终器械组和徒手组生存率7/28 vs 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中采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救治心脏骤停患者,在保证胸外按压质量、提高自主循环恢复方面有良好的价值,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方便携带等特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 心肺复苏仪    按压质量    心肺复苏    院外心搏骤停    

心脏骤停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病理状态,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术是早期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最直接方法。众所周知大多数的心脏骤停都是发生在医院外,而院前现场的积极抢救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1],尽管CPR的普及已经持续很多年,但全球许多地方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HCA)患者的出院存活率仍不到10%[2]。我国的出院存活率更低, 例如我国北京2012年的OHCA患者的出院存活率只有1.3%[3]。因此,在心脏骤停的第一时间进行高质量的CPR是整个救治链非常关键的一环。但在实际救治中医务人员缺乏对理想胸外按压操作的准确把握和有效评估[4],特别在影响因素更为复杂的移动救护车上,需要在保证高质量的CPR下,还能及时精准地反馈按压质量。本研究将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应用于院前急救的CPR中,观察其在院前急救CPR中对胸外按压质量、频率、胸外按压比例(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 CCF)等影响,并评价其在院前CPR中的临床价值,为提高院前急救的CPR质量提供理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通过嘉兴市120院前急救中心派遣的心脏骤停急救任务,将此期间的OHCA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进行救治,分为器械组和徒手组,分析两者之间的按压频率、按压移动、CCF优秀率及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预后等情况。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经院前急救人员诊断为心脏骤停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患者资料不完整,如丢失基础疾病史等资料信息者;②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家属签署拒绝CPR知情同意书(do not attempt resuscitation,DNAR)的患者;③不可逆损伤,如头部损毁,出现尸僵而不行CPR者。

所有实施CPR的医护人员均具备美国心脏协会的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技能。

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同意,伦理批号:LS2019-010。

1.2 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操作方法

该仪器为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设研发,产品型号:WFS-02B。技术要求编号:津械注准20152540204。生产许可证号:津(食)药监械生产许20070259。该复苏仪主要由硅胶真空吸盘、压力弹簧、导向活塞、控制电路板、按压手柄及指针组件构成,见图 1

图 1 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硬件结构组成图

真空吸盘在胸外按压时可排空腔内空气并牢固吸附于患者胸壁,胸外按压时硅胶的柔软性可缓冲按压力度防止胸骨、肋骨骨折,按压后松弛期可利用吸盘腔内的真空负压牢牢吸住患者胸壁,使其向上提升以协助胸廓扩张。压力弹簧根据胡克定律,可将胸外向下按压以及向上提升的力度转换为相应的压缩和拉升变形。导向活塞用于引导胸外按压的方向,防止按压方向的偏移。手柄组件上设有蜂鸣器控制开关,用来选择按压频率和按压/通气比节拍音。指针组件用于显示胸外按压和提升力度,在实施胸外按压过程中方便操作者实时关注。

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胸外按压时,首先排空硅胶吸盘内的空气,将复苏仪吸附于患者常规胸外按压的位置(胸骨中下1/3交界处),然后打开电源开关,并根据患者体型初步判断目标按压力度,最后设置胸外按压频率和按压/通气比。复苏仪正常工作时,根据设置的提示功能控制蜂鸣器的发音频率(100次/min或120次/min),并在每个胸外按压周期(按压30次)的后5个鸣声提示时改变蜂鸣器音调,从而提示操作者准备进行给氧操作。

国际CPR指南建议,应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中断,并尽可能将按压中断控制在10 s内,所以复苏仪蜂鸣器每个发音周期的时间间隔设为10 s。在该时间段内对患者完成两次给氧操作后,蜂鸣器继续进入下一个发音提示周期。

1.3 观察指标

根据车载监控录像回顾记录数据,包括CPR按压时间、CCF优秀率、胸外按压频率、按压频率达标情况、患者是否ROSC及最终结局。

CCF优秀率:整个院前救治过程中,从初始按压开始到按压结束,持续胸外按压的时间占整个救治过程时间的百分比,以大于80%为优秀。

按压频率在100~120次/min的范围内即为达标。

ROSC指心电监测显示有效心律恢复(窦性、室性、交界性等规则的自主心律),且血压≥80/50 mmHg(1 mmHg=0.133 kPa)并维持30 min以上。

最终结局分为:⑴复苏失败指经积极抢救30 min后循环、呼吸仍未恢复;⑵存活出院指呼吸、循环及意识恢复出院。

神经功能预后评价采取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分级(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y,CPC)评分方法。CPC评分1~2级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3~5级为神经功能预后不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性检验采用Kolmogorov-Smirnow法,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QLQU)]表示,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是否存在目击者、是否除颤、外伤史、有无冠心病史以及按压时间和心搏停止估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两组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见表 1

表 1 两组不同复苏方法心搏骤停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性别(例) 年龄(岁) 有无目击者 是否除颤(例) 是否外伤(例) 伴冠心病(例) 按压时间(min)a 心脏停止估计时间(min)a
器械组 28 23 5 51.43±3.744 18 10 25 3 21 7 23 5 28(20.25, 34.25) 23.5(11.25, 30.00)
徒手组 23 14 9 60.57±2.672 13 10 22 1 16 7 20 3 20(10.00, 30.00) 15(10, 25)
统计值 2.869 -1.907 0.319 0.708 0.187 0.221 -1.850 -1.449
P 0.090 0.062 0.572 0.400 0.665 0.638 0.064 0.147
注:a[M(QL, QU)]
2.2 两组患者复苏过程指标比较

使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的器械组,ROSC恢复率、CCF优秀率、按压频率达标率以及按压部位是否移动情况均好于徒手组,且ROSC恢复率器械组为21/28(75.0%),徒手组为7/23(30.4%)。按压频率达标情况:器械组达标率为22/28(78.6%),徒手组为10/23(43.5%)。按压部位移动情况:器械组为10/28(35.7%),徒手组为18/23(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不同复苏方法复苏过程指标比较(例)
组别 例数 ROSC CCF优秀情况 按压频率达标 按压部位移动
器械组 28 7 21 13 15 6 22 18 10
徒手组 23 16 7 16 7 13 10 5 18
χ2 10.129 2.756 6.653 9.232
P 0.001 0.097 0.010 0.002
2.3 两组患者预后结局指标比较

两组出院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其中器械组最终存活7例,其中4例神经功能评价预后良好,徒手组最终存活4例,其中1例神经功能预后评价良好,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 3 两组不同复苏方法预后结局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最终结局
死亡 存活
器械组 28 21 7
徒手组 23 19 4
χ2 0.432
P 0.511

表 4 两组不同复苏方法神经功能预后比较(例)
组别 例数 存活
神经预后不良 神经预后良好
器械组 7 3 4
徒手组 4 3 1
P 0.545
3 讨论

高质量的胸外按压是提高CPR成功率的关键因素,包括按压的深度及频率都会影响ROSC[5]。在院前急救中,特别是在颠簸的急救车上如何保证按压质量,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即使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其按压质量也难以达到标准[6]

院前急救进行CPR,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按压深度不达标、按压频率不稳定以及胸壁回弹不充分等。目前自动CPR设备已经在急诊等科室广泛采用,但在院外OHCA急救过程及转运过程中是否能改善按压质量等相关研究较少。有Meta分析提示用自动CPR系统可以达到和手动CPR一样的安全性、30 d生存率、以及出院率和神经系统预后[7]。但是因为自动胸外按压仪成本较高,体积相对较大,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正负压心肺复苏术(ACD-CPR)在增加通气量、增强心脏射血功能、增加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心律恢复比例等方面明显优于标准CPR[8]。该复苏仪根据ACD-CPR原理,在胸外按压后的松弛期对患者胸部进行主动提升,以扩张患者胸廓,使胸内压在CPR心脏舒张期下降为负压,促进外周血液回流进入心脏,增加心脏血液充盈量,从而增大下一次CPR周期的心脏排血量。

本研究显示,利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救治的患者中,按压频率达标情况优于徒手组(P<0.05)。2015版CPR指南要求按压频率在100~120次/min,深度5~6 cm[9]。OHCA患者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反馈机制,几乎无法保证高质量的胸外按压。本研究中使用的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虽然仍需要人力去进行胸外按压,但其电子设备中装备了按压深度提醒和频率节拍器蜂鸣音,可以督促医务人员在有限的条件下保证按压的频率及深度。

同时本研究显示,器械组在按压过程中胸壁是否移动的指标方面优于徒手组,按压部位移动情况少于徒手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移动的救护车内进行胸外按压,徒手胸外按压很难保持在胸部中央位置进行按压,容易滑动,造成按压部位的移动而影响按压质量。本研究使用的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其底座是一个硅胶吸盘。通过吸附在胸壁中央,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而且在按压过程中,负压吸盘还起到提拉胸廓的作用,使"心泵作用"及"胸泵作用"都得到很好的发挥。

本研究显示,应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按压CCF优秀率器械组与徒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在颠簸的转运环境下,救护车内空间有限,双人轮换进行手动按压和通气轮换需要更多的时间,导致CCF有所下降。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能监督单人复苏时的按压质量,但当需要轮换以及通气时均不能有效节约时间。有研究显示,利用自动胸外按压仪可以使CCF保持在80%以上,自动胸外按压仪几乎不受转运的影响[10]。这也是本研究中该产品设计的不足之处。一直以来自动CPR机与徒手CPR的争论不断。自动CPR机理论上能够持续提供高质量的CPR。但是Meta分析均未提示自动胸外按压仪CPR相对徒手CPR能够提供更好的生存率及神经系统预后[11-12]

本研究显示利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与徒手按压相比,器械组早期ROSC显著高于徒手组(P<0.05),ROSC恢复率器械组75.0%、徒手组30.4%;但患者最终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基层医院的院前急救中,利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对心脏骤停患者ROSC有积极影响,而最终预后、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既往研究相似[13]。自动CPR机理论上能够持续提供高质量的CPR,但相关研究显示与徒手按压相比4 h生存率和30 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4],可能与安装自动CPR机早期耗时[10]、是否早期除颤、复苏开始时间较晚,脑功能难以恢复等诸多因素相关[15]

综上所述,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具有操作简便等优点。在院前急救车上进行辅助胸外按压,可以改善医护人员按压质量,提高ROSC率。但本研究属于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受到样本量限制,未依据不同病因进行分组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另外,手动复苏仪也未能明显提高CCF优秀率,对于在院前急救中应用有待进一步改进。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龚平. 现代心肺复苏60年[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29(1): 3-8.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01.002
[2] Eisenberg MS, Chamberlain D. 50 years of prehospital resuscitation: reflection and celebration[J]. Resuscitation, 2017, 116: A11-A12.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17.05.008
[3] Shao F, Li CS, Liang LR, et al. Outcome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s in Beijing, China[J]. Resuscitation, 2014, 85(11): 1411-1417.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14.08.008
[4] 魏捷, 杜贤进, 吕菁君, 等. 实时反馈系统改善胸外按压质量效果的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25(10): 1259-1262.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10.009
[5] Stiell IG, Brown SP, Christenson J, et al. What is the role of chest compression depth during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resuscitation?[J]. Crit Care Med, 2012, 40(4): 1192-1198. DOI:10.1097/ccm.0b013e31823bc8bb
[6] Wik L. Quality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during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J]. JAMA, 2005, 293(3): 299-304. DOI:10.1001/jama.293.3.299
[7] Khan SU, Lone AN, Talluri S,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echanical versus manual compression in cardiac arrest - A Bayesian network meta-analysis[J]. Resuscitation, 2018, 130: 182-188.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18.05.005
[8] 陈立芳, 赵群. 正负压胸外心脏按压泵对心肺复苏患者的效果评价[J]. 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4): 563.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07.04.090
[9] 唐子人, 赵燊, 唐万春. 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更新的解读[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25(1): 3-6.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01.003
[10] 褚永华, 王以文, 须欣. 自动心肺复苏机在院外心搏骤停抢救中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29(1): 54-57.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01.008
[11] Bonnes JL, Brouwer MA, Navarese EP, et al. Manu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versus CPR including a mechanical chest compression device in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from randomized and observational studies[J]. Ann Emerg Med, 2016, 67(3): 349-360. DOI:10.1016/j.annemergmed.2015.09.023
[12] Gates S, Quinn T, Deakin CD, et al. Mechanical chest compression for 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Resuscitation, 2015, 94: 91-97.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15.07.002
[13] Perkins GD, Lall R, Quinn T, et al. Mechanical versus manual chest compression fo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PARAMEDIC): a pragmatic, clus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2015, 385(9972): 947-955. DOI:10.1016/S0140-6736(14)61886-9
[14] Rubertsson S, Lindgren E, Smekal D, et al. Mechanical chest compressions and simultaneous defibrillation vs convention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J]. JAMA, 2014, 311(1): 53-61. DOI:10.1001/jama.2013.282538
[15] 李会玲, 王彩凤, 赵亚峰, 等. Auto Pulse心肺复苏机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 2014, 43(7): 875-876.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4.0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