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Vol. 29 Issue (11): 1489-1490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11.021
97岁患者横纹肌溶解一例
郑亦沐 , 赵赞梅 , 关里 , 李树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科 100191

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RM)是由于运动、挤压、高热、药物、炎症等原因引起横纹肌破坏和崩解,导致细胞内容物,如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肌红蛋白、电解质等成分进入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引起内环境紊乱,甚至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等组织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1]。目前关于高龄患者RM文献报道较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1例97岁患者发生RM并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性,97岁,主因“突发双下肢无力5 h”于2019年12月29日入院。5 h前患者下蹲后(持续蹲位约2 h)突发双下肢无力伴肌肉酸痛,无法站立及行走,无意识障碍、言语不利,无黑懵、头晕、头痛,无胸闷、气短,无二便失禁,休息后无改善,收入本院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73次/min,呼吸13次/min,血压155/83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语利。心肺腹查体未及明显阳性体征。神经系统主要体征:面部额纹及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Ⅲ级,肌张力降低,下肢腱反射减弱,双侧腓肠肌压痛。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既往:动脉粥样硬化10余年,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 qn 2年余;高血压20余年,未规律诊治。

发病前实验室检查基线水平(2019年12月23日)如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3.94×109/L、血红蛋白(HB)109 g/L、血小板(Plt)203×109 /L。白蛋白(ALB)35 g/L,谷草转氨酶(AST)20 U/L,尿素氮(BUN)6.6 mmol/L,血肌酐(Scr)99 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55 mL/(min·1.73 m2),尿常规:潜血-。入院后(2019年12月30日)实验室检查,血生化:CK 4 766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9 U/L,乳酸脱氢酶(LDH)389 U/L,AST 95 U/L,血肌红蛋白300.1 ng/mL,尿肌红蛋白81 ng/mL,BUN 7.3 mmol/L,Scr 96 μmol/L,eGFR 57 mL/(min·1.73 m2),钾离子3.7 mmol/L,ALB 33 g/L。尿常规:潜血++,蛋白-,红细胞57个/μL。头颅CT、头颅MRA、下肢静脉超声、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下肢动脉超声示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临床诊断:RM,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脏病3期,高血压3级,极高危。

入院后予补液、利尿治疗及碳酸氢钠片0.5 g口服3次/d,停用阿托伐他汀,并及时监测CK和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患者下肢肌力逐渐恢复,入院后第3天(2020年1月2日)复查血清CK降至1 046 U/L,第9天(2020年1月8日)复查CK 190 U/L,LDH 242 U/L,AST 26 U/L,BUN 5.4 mmol/L,Scr 92 μmol/L。患者肌肉疼痛消失,下肢肌力及肌张力恢复正常,于2020年1月10日出院。本病例资料已获得患者知情同意。

2 讨论

RM临床表现典型三联征为:肌肉疼痛、肌肉无力和酱油色尿。实验室检查中血清CK被认为是诊断RM最特异的指标,通常血清CK > 1 000 U/L可考虑诊断该病[2]。多种原因均可导致RM的发生,其中挤压、创伤、运动、药物、中毒等因素是导致RM的最常见原因[3-4]。本报道中患者下蹲2 h,下肢长时间处于一个姿势,全身重量集中于下肢,压迫导致肌肉过度收缩,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内ATP耗竭,缺血-再灌注损伤使大量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血浆外渗,筋膜间隙压力迅速增高,最终导致肌肉损伤,是发生RM的主要原因。该患者起病迅速,考虑与其自身情况如基础病及合并用药有关。该患者为超高龄老人,存在基础疾病如贫血、低蛋白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均为RM高危因素[5]。本患者因动脉粥样硬化口服阿托伐他汀2年余,可能为RM发生的参与因素。研究显示长期服用较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会抑制线粒体中辅酶Q10的合成,损害肌肉线粒体活性,其最终导致骨骼肌功能障碍或损伤[6]。他汀类药物引起RM的发生率为0.1%~0.5%,可发生在治疗过程的任何时间[7]

RM早期症状比较隐匿,尤其高龄患者,主观症状不典型,更容易产生漏诊、误诊,因此医务人员对该病要有充分的认识并引起重视,识别RM高危患者,对于高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注意合理用药,评估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必要性及风险,进行运动相关的健康宣教,随诊时注意患者肌肉症状。对于疑诊RM的患者,入院后应常规行心肌酶、肾功能、电解质及血尿常规等检查,必要时查血、尿肌红蛋白以助诊断。治疗方面应及时补充血容量、碱化尿液、加快肌红蛋白从肾脏排泄,监测肾功能、电解质、CK,一旦发生急性肾衰竭或严重电解质紊乱应尽早给予患者血液净化治疗[8]。该患者发病后早期即开始积极补液、碱化尿液等治疗,未出现继发肾功能损害,因此预后良好。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Stahl K, Rastelli E, Schoser B. A systematic review on the definition of rhabdomyolysis[J]. J Neurol, 2020, 267(4): 877-882. DOI:10.1007/s00415-019-09185-4
[2] Nance JR, Mammen AL. Diagnostic evaluation of rhabdomyolysis[J]. Muscle Nerve, 2015, 51(6): 793-810. DOI:10.1002/mus.24606
[3] 俞喆珺, 陆士奇. 47例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的临床分析[J]. 临床急诊杂志, 2018, 19(8): 540-543. DOI:10.1301/j.is2sn.1009-5918.2018.08.011
[4] 罗佳, 汤雯, 肖瑶, 等. 69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J]. 临床内科杂志, 2019, 36(3): 193-195. DOI:10.3969/j.issn.1001-9057.2019.03.015
[5] 何建三, 王锦权, 陶晓根, 等.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1): 43-47. DOI:10.3969/j.issn.1002-1949.2019.01.009
[6] 韩家豪, 刘添甜, 高燕. 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及其机制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 20(11): 1221-1223. DOI:10.3969/j.issn.1009-0126.2018.11.026
[7] Umesh S. Statin-induced delayed rhabdomyolysis[J]. BMJ Case Reports, 2019, 12(9): 1-3. DOI:10.1136/bcr-2019-231125
[8] 陈香美, 孙雪峰, 张利, 等. 挤压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诊治的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17): 1297-1300.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3.17.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