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Vol. 29 Issue (8): 1011-1013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08.001
重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创烧伤的应急救治
张茂1 , 韩春茂2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创建)急诊医学科/浙江大学急救医学研究所, 310009;
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创建)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 310009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前三类情况往往导致大规模人员伤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挑战与沉重负担。如“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导致165人死亡、79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8.2”昆山工厂爆炸事故致75人死亡、18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浙江“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40人死亡、17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937亿元。这些事件都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社会影响大的特征,直接关系到公众安全、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群体创伤、烧伤、多发伤和复合伤伤员开展高效救治,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降低致残率,是各级政府和医疗卫生系统应急响应的首要任务。本团队最近第一时间参与了“6.13”浙江省温岭沈海高速槽罐车爆炸事故的紧急救治,现结合救治经历探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创烧伤的应急救治。

1 提高认识,倡导共防,做好预案,日常演练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巨大,预防发生是最有效的措施,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针对生产事故、道路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进行源头控制,尽最大努力减少甚至避免事件发生。作为区域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医疗卫生系统尤其要重视区域内救治预案制定、配置相关资源、组织人员培训和演练,并和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将日常医疗急救系统和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响应[1]

2 重视区域创伤分级救治体系建设,提升医院创烧伤救治能力,分层、分级救治个体和群体伤员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大力推进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和创伤中心建设,并已成立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和启动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强调县域医共体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提升[2-3]。笔者所在单位积极响应国家、浙江省的发展需求与政策,依托急诊医学、烧伤、外科、骨科和神经外科等一批重点学科,联合各级医院,长期致力于推进全省创伤救治体系与能力建设,2019年承担全国两家之一的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覆盖全省的省-地市-县区三级创伤救治体系,各级医院的硬件条件、技术水平、人员队伍和救治效果都很好,在日常医疗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强调县级医院要强化严重创伤、烧伤的急诊处理能力,相关的学科设置齐全,能够胜任绝大部分严重创伤的救治,具备严重烧伤早期处理的能力。此次“6.13”温岭事件发生之后,当地、地区和省级医院迅速有序响应,在人员力量、医疗物资集结、进一步增援和伤员紧急救治、分级转诊上高效、有序,这些都离不开日常创伤救治能力的建设。承担突发公共事件创烧伤应急救治任务的医院,在相应的空间、设备、技术、人员的资源配置上做到平战结合,既能够满足日常救治的需求,也要有应急情况下特殊资源尤其是ICU资源快速扩增的能力,避免影响其他危重患者的救治。

3 快速集结优势资源,实行“四集中”救治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早期容易出现局部时段、局部范围的医疗资源挤兑,事先建立高效的应对预案有助于最大程度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同时指挥部要根据伤员数量、病情严重程度并结合可用医疗资源的动态变化,及时合理地调度伤员救治和资源配置。此后应该考虑“四集中”的救治原则[4]: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这对于危重伤员尤为重要。通过在局部集中优势,使伤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管理,也方便各部门有序地开展工作,避免因资源分散导致的弊端。在紧急救援阶段,要根据伤情严重度、医院救治能力和转送距离,合理选择伤员的转送方案;伤员初步稳定后,指挥部要根据伤员数量、伤情和医院能力再次统筹安排,将伤员分层、分类集中在一家或几家医院,以获得尽可能合理的收益/资源配置比,确保最危重伤员能及时得到持续高水平的救治,争取最佳的救治效果。医院也应遵循“四集中”的原则,尽可能将伤员集中在专门的病区。对于事发地之外的紧急支援人员和其他医疗资源,指挥部需要动态决策,分层、分类、分批次投入,采取合适的投送方式。第一批次往往需要创伤急救、烧伤、创伤相关专科、创伤ICU的医护专家及团队,携带特殊的设备、材料和药品,快速到达后能够迅速开展现场救援、全面伤员筛查、危重伤员抢救、专科特殊问题处理,必要时可接管最危重伤员的救治和转诊。第二及后续批次则是针对第一批次的人员加强与补充,包括相关专科如心理、院感防控等及特殊治疗技术的专家,承担进一步救治、心理评估和干预、转院的任务。要积极利用5G、无人机、高铁、直升机等新手段来快速投送应急资源,其中借助5G技术可以实现沉浸式的远程指挥、远程监护、远程查房、远程会诊、远程访视,保证优质的专家资源能够跨越时空阻隔第一时间高效参与伤员救治[5]

4 提高对爆炸伤的认识与救治水平

爆炸是由压力和温度的急速变化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可通过冲击波、投射物、热力、有毒化学物质等作用于人体,造成冲击伤、穿透伤、撞击伤、烧伤、吸入伤、挤压伤等多种形式的创伤,统称为爆炸伤。爆炸伤的致伤机制和伤情复杂,伤员可表现外轻内重、容易漏诊,救治矛盾多,在伤情评估和处理上有很高的要求[6]。此次“6.13”温岭事件由液化气槽罐车的二次爆炸所致,据估计20吨液化气爆炸相当于200吨TNT炸药的能量释放,所造成的损伤范围、严重度和复杂程度都非常之大。伤员中烧伤尤其是大面积烧伤的比例高,冲击波导致颅脑、耳、肺和腹部空腔脏器损伤常见,还有各种碎片导致头面部、躯干和四肢的开放性皮肤软组织损伤很普遍。现场救援的首要任务是检伤分类,快速识别出危重伤员,尽快实施A(气道)、B(呼吸)、C(止血和循环)管理和院前转运。到达医院后要再次进行检伤分类,按照创伤、烧伤评估和处理的规范,重点完成快速评估与生命支持、全身评估、确定性/损伤控制处理损伤,及时进行止血、清创、骨折固定和减压等紧急手术,危重伤员集中收住ICU、最好是创伤ICU进行脏器功能监测、维护与并发症防治。

5 重视创伤大出血的早期处理

大出血是创伤早期死亡的首位原因,也是可以得到有效预防的死因。通过快速评估确定伤员的出血状态和出血部位,采取简单有效的方法实现迅速止血,尽可能缩短止血时间,早期使用氨甲环酸,积极补充凝血底物,及时纠正低体温、酸中毒,必要时使用基因重组Ⅶ因子,以尽快重建凝血功能,尽一切可能减少失血量,同时维持有效血容量和目标血红蛋白值[7]。这个过程对时间和血液制品的需求非常之高,要求医院事先建立大量输血的方案,最好在床旁血栓弹力图指导下实现目标导向的输血治疗。血液中心通过制定血液需求的应急预案,建立可靠的血液需求预测机制和通畅的紧急调配流程[8]。此次事件的第一时间救援中,笔者成功抢救2例最危重的大出血患者,深刻体会到有充足血液保障的重大价值。

6 重视生命支持措施的集束化应用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要尽最大努力降低早期死亡人数,既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也是重大的医学挑战。要尽可能缩短受伤——确定性治疗的时间,严格遵循创烧伤救治的规范,集中最优势的医疗资源,包括充足的人员力量和先进的生命维持措施等。避免严重创烧伤早期死亡的关键因素是及时的损伤控制手术,有效维护气道、呼吸、循环和其他脏器功能,尽快纠正创伤失血性休克、严重低氧血症、严重低体温、严重酸中毒和内环境紊乱。因此,相应的监测与生命支持技术至关重要,包括呼吸机、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在原发损伤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这些生命支持技术可以为器官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需要及时集束化应用。尤其是CRRT能有效纠正低体温、酸中毒和内环境紊乱,可以在ICU、手术室和救护车转运途中连续使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ECMO作为心肺功能严重衰竭的最后支持手段,在严重创伤中可以安全使用,并发挥独特的价值[9]。这些特殊技术要纳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体系之中,相应的设备、技术、人员力量都要提前充分准备好。

7 合理的伤员院际转运

及时进行院际伤员转送,既保证伤员得到最合适的救治,尤其是烧伤等特殊伤员需要转到专门的救治中心[10],也可以减轻区域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压力。转运决策是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重要内容,需要明确转运的目的、转向医院,选择合适的转运时机、转运方式、转运资源配置。要结合伤员的数量、类型、严重程度、救治需求、救治周期和当地的医疗资源状况、转运距离而综合决策。一般而言,危重伤员在生命体征极不稳定阶段宜就地抢救,可将专家、设备和技术资源投送到当地。但如果当地的条件无法满足高水平和长期救治的需求,应努力创造转运条件并把握最合适的转运时机。目前装配有顶级生命支持设备包括ECMO、CRRT的大空间监护型救护车,完全可以满足最危重伤员转运的需求。本中心于2018年引进基于奔驰524底盘的国内最先进的监护型救护车,搭载5G系统,在危重伤员转运中发挥了很好的价值[11]。救护车转运是最成熟与经济的方式,但不适合长途转运。直升机具有明显的速度优势,但需要较大空间的专用医疗直升机以保证转运安全,500 kM以上的距离不合适,且目前国内严格的空域管理等因素也无法做到随时起飞,以及高昂的费用也限制了应用。固定翼飞机适合500 kM以上的长距离转运,国内外已有多家机构开展商业化服务,但是成本高。利用目前我国非常发达的高铁网络,探索进行快速转运可能具有较好的前景。转运前要做好充分的评估、人员和物资准备、双方医师的沟通交流、转运途中实时监测与沟通、有效的交接,采用核查表和信息化手段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此次“6.13”事件的24例危重伤员中,2例采用直升机、22例选择救护车,均安全地转运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8 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创烧伤救治的团队合作

突发公共事件创烧伤应急救治任务重大,单纯依靠某一医院、学科或个人肯定无法胜任,必须进行高效的团队合作。但事实上,即使来自相同医院的救治人员,也可能因为专业背景、学术观点和经验水平的差异,导致有时救治观点相差较大。况且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来自不同医院、不同专业的人员也是巨大的挑战,产生差异在所难免。因此,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救治组织体系,坚决依靠专家组和当地医院救治组的力量,明确专家组长、救治组长、护理组长的职责,救治和护理组在专家组指导下负责严密观察病情和落实诊疗、护理措施。事先加强应急救治预案的模拟训练,促进多学科的日常交流合作,共同学习突发公共事件创烧伤应急救治相关的规范与指南,以助于提高团队合作的效果[12]

参考文献
[1] 韩春茂, 付小兵, 夏照帆, 等. 群体烧/创伤应急救治杭州预案(2016版)[J]. 中华烧伤杂志, 2016, 32(2): 65-66. DOI: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2.001
[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能力的通知. [EB/OL]. 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1807/79daad75e4c746118fb7d0237c7588bd.shtml, 2018-07-02.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及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的通知. [EB/OL]. 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1909/ff3e059560614d18b041c34a6cbfe156.shtml, 2019-09-05.
[4] 习近平. 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讲话[J]. 求是, 2020(7): 4-11.
[5] 张茂, 李强, 张旻海, 等. 积极拥抱5G时代, 助力急诊学科发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28(10): 1179-1182.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10.001
[6] 张连阳. 灾难爆炸伤医学救援进展[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5, 40(9): 689-692. DOI:10.11855/j.issn.0577-7402.2015.09.01
[7] Spahn DR, Bouillon B, Cerny V, et al. The European guideline on management of major bleeding and coagulopathy following trauma: fifth edition[J]. Crit Care, 2019, 23(1): 98. DOI:10.1186/s13054-019-2347-3
[8] 潘凌凌, 徐健, 胡伟. 大规模伤亡事件血液保障与需求预测的研究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28(8): 1055-1057.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08.028
[9] Zonies D. ECLS in Trauma: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a Review of Current Status[J]. World J Surg, 2017, 41(5): 1159-1164. DOI:10.1007/s00268-016-3586-y
[10] 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 成批严重烧伤伤员的转运方案(2016版)[J]. 中华烧伤杂志, 2016, 32(8): 449-451. DOI: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8.001
[11] 葛芳民, 李强, 林高兴, 等. 基于5G技术院前-院内急诊医疗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28(10): 1223-1227.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10.008
[12] Melmer P, Carlin M, Castater CA, et al. Mass casualty shootings and emergency preparedness: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for an unpredictable event[J]. J Multidiscip Healthc, 2019, 12: 1013-1021. DOI:10.2147/JMDH.S21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