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Vol. 28 Issue (8): 1023-1025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08.020
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效果的探讨
校爱芳 , 李玉凤 , 李雨凤 , 赵小燕 , 王君 , 顾彬 , 尤建权     
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225300
摘要: 目的 探讨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急诊科救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依据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实施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溶栓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溶栓率、短期预后(GO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脑卒中生存质量及急诊服务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接诊至确诊时间[(18.89±2.63) min vs (29.56±2.51)min]、溶栓治疗时间[(43.06±2.16)min vs (88.12±6.78)min]、住院时间[(11.13±2.35) d vs (16.27±2.68)d]、溶栓率(63.75% vs 41.25%)、短期预后(GOS)评分[(3.5±0.12) vs (3.1±0.08)]、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32.5±3.52) vs (26.1±2.78)]和脑卒中生存质量评分[(7.25±0.76) vs (5.34±0.48)], 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急诊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是一种系统、规范、多科合作的急救模式,可缩短患者各环节救治时间,提升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急诊服务满意度, 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院内一体化    急救模式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2]及早诊断和救治是确保其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3]。目前,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被认为是降低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唯一有效手段。静脉溶栓因其安全易行被指南作为第一推荐手段[4]。但是,静脉溶栓具有明显的时间限制,如何控制患者入院到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就成了关键。急诊抢救室是患者的第一站,其滞留时间的长短对救治工作起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急诊采取适当的救治模式,缩短时间窗势在必行[5]。自2017年11月本院卒中中心成立后,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尽最大可能为临床救治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09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急诊救治的1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09月至2017年10月救治的80例纳入对照组,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救治的80例纳入研究组。纳入标准:①符合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6];②经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③均为首次发病,未接受过相关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的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②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③家属不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对照组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46~81岁,年龄(62.12±4.1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6 h,平均(3.56±0.53)h。研究组80例,男56例,女24例,年龄45~80岁,年龄(60.35±3.2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6 h,(3.21±0.56)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TZRY-LL-AF/SQ-017-12)。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进行急救,患者入院后, 接诊分诊至诊室或抢救室, 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通过MRI或CT检查确诊, 联系相关科室会诊,护送至神经内外科接受溶栓或介入治疗, 最后办理入院手续。研究组:自卒中中心成立后,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具体如下:⑴成立AIS救治团队,由急诊医护人员、神经内外科医生、介入科医生及影像检验人员组成卒中中心急救小组,神经内科医生24 h全天候值班,随时待命, 建立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⑵患者救治流程:根据“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流程”进行[7]。见图 1

图 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流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接诊到确诊时间、溶栓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溶栓率,两组患者短期预后(GO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脑卒中生存质量。观察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急诊服务满意度,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与满意之和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接诊至确诊时间、溶栓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溶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见表 1。研究组患者的短期预后(GO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脑卒中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2。研究组急诊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 3

表 1 两组患者接诊到确诊时间、溶栓治疗时间、住院时间(Mean±SD)以及溶栓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接诊至确诊时间(min) 溶栓治疗时间(min) 住院时间(d) 溶栓例数(n, %)
研究组 80 18.89±2.63 43.06±2.16 11.13±2.35 51(63.75)
对照组 80 29.56±2.51 88.12±6.78 16.27±2.68 33(41.25)
统计值 26.25 56.34 12.90 8.12
P <0.001 <0.001 <0.001 0.004

表 2 短期预后(GO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Mean±SD)
组别 GOS评分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QOF)
研究组 3.5±0.12 32.5±3.52 7.25±0.76
对照组 3.1±0.08 26.1±2.78 5.34±0.48
t 24.81 12.76 19.00
P <0.001 <0.001 <0.001

表 3 两组患者服务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 80 38(47.50) 39(48.75) 3(3.75) 77(96.25)
对照组 80 25(31.25) 40(50.00) 15(18.75) 65(81. 25)
χ2 9.01
P 0.003
3 讨论

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建成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诊确诊时间明显缩短。急诊科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的第一窗口,高效的急救模式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本院施行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后,急诊科打破原有绿色通道模式,将就诊、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等多个环节进行创新,缩短急救时间。①就诊模式创新: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施行后,卒中医生坐诊急救抢救室,发现卒中患者立即进入急诊卒中中心,开启急诊绿色通道。新的就诊模式省去了患者排队挂号,会诊医生从病房赶至抢救室时间。②影像检查模式创新:急诊科与影像科协作,开通绿色CT通道,由卒中医生陪同至影像科检查,检查过程中由影像科医生和卒中医生共同现场判读CT结果,从而节省了患者等待结果的时间。③血液检查模式创新:患者进入卒中中心后立即开放静脉通路,抽取血标本,采用急诊专用轨道小车将血标本送至急诊检验科,标注卒中中心患者,予优先出结果。

在脑卒中患者中施行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李红等[8]研究结果发现,卒中中心的建立可以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本研究中卒中医生坐诊抢救室,省去会诊时间有关。此外,本研究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11.13 d)较泰国、台湾、德国长(中位数分别是5、7、7d)[9-11],可能与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患者认知以及本研究中样本量相对较少有关。

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有效提高了卒中患者急诊溶栓率。流程的改建可以提高患者溶栓率,对于及早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体化急救模式运行之前,本院卒中患者的救治上存在分工不明确、科室间合作差,家属挂号、缴费、排队延误抢救时间等问题;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建立后,工作流程简化,职责清晰,救治有序,协调配合,与相关科室无缝衔接,加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疗进程、优化患者的抢救处理流程,提高卒中患者治疗的总体效率。

此外,本研究通过对患者治疗后短期预后(GOS)、Fugl-meyer运动功能及脑卒中生存质量的评分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而言上述三项指标明显改善,提示院内一体化流程的建立可以改善患者预后。这与李红等[8]研究结果一致,他指出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明显、生活自理能力更强,从而说明其在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中的作用。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是具有合作性、连贯性、系统性、持续性、科学性等特点[12],它通过建立高效的急救系统,能够提高公众的认识、院内及时诊断、及时溶栓等环节来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时间,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Hong KS, Ko SB, Yu KH, et al. Update of the korea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endovascular recanaliz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 Stroke, 2016, 18(1): 102-113. DOI:10.5853/jos.2015.01655
[2] Katan M, Luft A. Global Burden of Stroke[J]. Semin Neurol, 2018, 38(2): 208-211. DOI:10.1055/s-0038-1649503
[3] Mowla A, Doyle J, Lail NS, et al. Delays in door- to- needle time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A comprehensive stroke center experience[J]. J Neurol Sci, 2017, 376(1): 102-105. DOI:10.1016/j.jns.2017.03.003
[4] LaBuzetta JN, Yoo AJ, Ali S, et al. Determinants of early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proximal artery occlusion[J].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14, 23(10): 2527-2532. DOI:10.1016/j.jstrokecerebrovasdis.2014.03.020
[5]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卒中学组, 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急诊绿色通道构建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 26(9): 995-998.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7.09.004
[6]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 2015, 48(4): 246-257.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5.04.002.[万方]
[7] Harris D, Hall C, Lobay K, et al.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emergency physicians position statement on acute ischemic stroke[J]. CJEM, 2015, 17(2): 217-226. DOI:10.1017/cem.2015.26
[8] 李红, 万智, 曹钰, 等. 脑卒中中心建设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9(4): 676-679. DOI:10.13464/j.scuxbyxb.2018.04.039
[9] Kasemsap N, Vorasoot N, Kongbunkiat K, et al. Impact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on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 case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J]. Neuropsychiatr Dia Treat, 2018, 14: 259-264. DOI:10.2147/NDT.S151836
[10] Hung LC, Hu YH, Sung SF.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on length of sta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BMC Health Serv Res, 2015, 15(1): 404. DOI:10.1186/s12913-015-1080-0
[11] Hillmann S, Wiedmann S, Rücker V, et al. Stroke unit care in germany:the german stroke registers study group(ADSR)[J]. BMC Neurol, 2017, 17(1): 49. DOI:10.1186/s12883-017-0819-0
[12] 尤建权, 戴佳文, 校爱芳, 等. 一体化结合损伤控制模式救治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 27(8): 929-930.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8.08.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