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Vol. 28 Issue (5): 550-552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05.002
积极参与创伤中心建设,加速急诊学科发展
钱安瑜 , 张茂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 浙江大学急救医学研究所, 杭州 310009

创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全球人群的第五位死亡原因[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是当前创伤的主要原因;日常生活的意外伤害、个人间暴力伤害时有发生,尤其是老年创伤的救治形成新的难题;各种灾害事件容易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我国每年发生各种伤害约2亿人次,死亡约70~75万人,占死亡总数的9%左右,是继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疾病和心脏病之后的第五位死亡原因,每年因伤害而就医约6 200万人次,直接医疗费达650亿元[2]。因此,创伤导致的死亡与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实现“健康中国”的伟大目标,创伤救治面临巨大挑战。区域综合性医院是创伤救治的主力军,在面对严重创伤、多发性创伤、群体创伤、老年创伤、伴有基础疾病创伤的急救,以及创伤后多脏器功能不全、脓毒症等并发症的防治与康复治疗过程中,都需要整合最优势的医疗资源,以提高创伤救治水平。

1 创伤中心的建设

创伤防治是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最有效的措施是防止或者减少创伤的发生,而对于已发生的创伤,强调从现场自救与互救、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室救治、急诊手术、ICU救治、专科治疗到康复治疗的全过程,都需要及时、规范的救治和各个环节之间高效的衔接。我国的创伤救治和研究工作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我国的创伤救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院前救治水平偏低、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脱节、院内救治不规范、专科划分过细而整体救治能力较低,创伤救治的时效性较差,严重创伤的病死率、致残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3]

严重创伤的救治强调“黄金一小时”的理念,要在早期有限的救治时间窗内能集中优质医疗资源,给患者最及时有效的救治。在当前医院急诊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为解决高度时间依赖性的急危重症有效救治的问题,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建立相应的救治中心, 其实质是通过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优化急诊流程,从而改善救治效果。例如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4]。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区域创伤分级救治体系和创伤中心制度,明显提高了创伤尤其是严重创伤的救治效果[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8年颁发《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73号)这份文件,要求地市级和县级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创伤中心,为伤员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救治质量和效率[6]。因此,积极推进创伤中心建设是提高我国创伤救治水平的重要途径。

2 急诊学科在创伤中心建设中的作用

医院急诊室是整个创伤救治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医院接触患者的第一站,必须努力提高综合性医院严重创伤的急诊救治水平,包括改善急诊复苏单元的硬件设施、建立有效的多学科联合救治机制和开展创伤救治的持续质量改进活动[7]。同时,创伤也是大部分地市和县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的主要病种。因此,创伤患者的急诊处理和创伤中心建设是急诊学科无法回避的重要任务。急诊学科有责任、也有能力参与到创伤中心的建设中,也完全可以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急诊学科本身就具备创伤中心建设的先天优势,因为理想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就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症监护治疗的完整体系,能够为创伤救治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实的保障。

2.1 严重创伤救治的第一环节——院前急救

院前及时、规范、有效的急救处理是保证严重创伤患者安全转运及后续处理的前提,这些处理包括颈椎保护、气道管理与呼吸支持、临时止血、骨折初步固定、规范搬运等。院前急救系统和急救人员已经具备危重急诊患者初步评估与处理的能力,而且已经实际承担了大量创伤患者的救治任务,如果再有针对性接受创伤救治规范的快速专项培训,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严重创伤救治的效果。

2.2 院前-院内急诊信息的无缝连接

理想的创伤急救体系还需要院前-院内急诊信息的无缝连接,以便院内急救团队提前做好及时、充分、恰当的准备,包括人员、设备、药品、血液、手术单元、角色分配、行动方案等。国外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表明,创伤团队应该在严重创伤患者到医院之前启动,并在到达前15 min准备完毕,将有利于严重创伤的救治[8]。目前已有很多区域建立了成熟的院前-院内信息链接,尤其是随着新一代5G通讯技术的应用,将极大丰富信息交流的内容与交流方式,院内专家可以跨越时空限制,第一时间身临其境地参与到院前的抢救,对于改善创伤救治效果有很大的帮助[9]

2.3 硬件设施的配套

创伤复苏单元是创伤中心的第一战场,需要一套完整的硬件设备,确保创伤早期快速评估与复苏的顺利进行[10]。急诊学科已经建立的急诊复苏单元和抢救单元,基本能够满足创伤救治的需要,如有必要再针对性添置相应的设备,将迅速建成理想的创伤复苏单元。

2.4 创伤小组的团队合作

创伤小组的成员包括创伤救治所需相关学科主治以上的医师,能够高效协调一致地工作。在创伤中心建设的早期阶段,尤其依赖于创伤小组组长的作用,其在抢救的全过程中始终陪伴患者,负责过程协调,指导小组成员,作出关键决策,控制救治进程,直接影响创伤救治的质量而成为关键人物。国外的研究表明,非创伤外科的医师也完全可以承担创伤小组组长的工作[11]。急诊学科的特长是生命支持,在急危重症的快速评估和处理上具有整体性和时效性的优势,能够很好地胜任创伤小组的多项任务,进行快速评估、复苏以及担任组长的角色,将传统多学科急诊会诊救治的模式升级为多学科团队高效协作的模式。在英国,很多医院的创伤小组组长及重要角色就是由急诊医师担任[12]

2.5 创伤ICU的建立

ICU是严重创伤急救和手术后严密监测与支持治疗的关键场所,最理想的是建立专门的创伤ICU,较综合性ICU甚至外科ICU都具有优势[13]。急诊ICU是完整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能够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及时得到高质量连续的监护治疗,也是急诊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急诊ICU是满足创伤患者连续救治或建设创伤ICU的理想基础。

2.6 外科手术的介入

随着各种先进的影像评估和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出现,创伤急诊评估和处理中外科医师的作用有所下降[14],但及时的外科手术介入还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外科专业的进一步细分,不少专科医师对创伤救治的知识和经验不足,尤其是针对涉及多部位损伤、濒危伤员的损伤控制手术,实际承担手术任务的急诊外科团队完全可以参与或主导创伤手术。

3 创伤中心的建设有助于加速急诊学科发展

当前国家卫健委要求开展包括创伤中心在内的五大中心的建设,很多地区的急诊学科已经承担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的建设任务,如果再参与创伤中心的建设,显然会增加不少工作负担。而事实上,创伤中心建设之于急诊学科,既是挑战,也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机会。

3.1 有助于急诊学科硬件设施的改善

国外创伤中心建设的经验以及国家卫健委的相关文件都强调,创伤复苏单元及相应的设备设施。创伤单元要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整合了普通急诊复苏/抢救单元、超声、摄片、紧急床边手术等诸多功能,还需要紧邻CT室[15],与手术室、导管室无缝衔接。创伤复苏单元建成后也完全可以用于其他危重急症的复苏,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救治效果。笔者所在学科于2015年正式建成国内首个国际一流标准的一站式创伤复苏单元,在日常包括创伤在内的各种危重症的救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2016年杭州G20峰会期间被指定为美国奥巴马总统的专用医疗保障单元。

3.2 有助于急诊学科团队的成长

创伤急诊救治所需的医疗资源和技术设备是所有急危重症中最多的。随着创伤多学科团队中相关专科的亚专业进一步细化,对于涉及多学科的创伤问题以及特殊、危重情况的处理,都需要创伤团队中急诊学科成员承担更多和更重要的任务,包括快速评估、复苏、监测、手术、协调、持续质量改进活动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科成员更加努力地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与技能,在不断提高创伤救治胜任能力的同时,也将迅速提升学科团队的整体实力。

3.3 有助于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创伤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急诊医护之间、急诊与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都需要在传统的多学科会诊救治的模式上有所突破和改善。多学科团队成员需要接受创伤救治的规范课程培训,例如美国的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ATLS)、中国创伤救治培训(China trauma care training,CTCT),高效协作地参与创伤救治、病例回顾、学术交流、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增加学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支持、协作,更好地体现急诊学科的价值并赢得尊重,为学科发展争取得更好的外部环境。

3.4 有助于急诊ICU的发展

急诊ICU要承担起严重创伤的收治任务,势必在相关的硬件设施、救治流程、技术和人员力量上有相应更高的要求,并将推动整体水平的提升。笔者所在学科于1987年建立国内最早的EICU,1995年开始以收治严重创伤患者为优势,目前设置16张床,年收治近1 200例患者,其中超过75%为严重创伤,实际发挥了创伤ICU的作用,EICU的综合实力也不断提高。

3.5 有助于科学研究的开展和学科科研水平的提高

创伤救治过程中还有很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在我国具体国情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救治工作,都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积极参与和开展创伤相关研究的过程中,也能够不断提高学科的科研能力。

总之,当前我国众多的综合性医院面临创伤救治的挑战,建设创伤中心是有效的解决途径。急诊学科有责任、有能力也有优势,应该积极承担或参与创伤中心的建设。反之创伤中心建设也可以促进急诊学科硬件、技术、团队、协作与科研能力的提升,对学科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 Lozano R, Naghavi M, Foreman K, et al. Global and regional mortality from 235 causes of death for 20 age groups in 1990 and 2010: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 Lancet, 2012, 380(9859): 2095-2128. DOI:10.1016/S0140-6736(12)61728-0
[2]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编辑部. 卫生部公布我国伤害预防报告[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15(5): 409. DOI:10.3969/j.issn.1004-6194.2007.05.001
[3] 姜保国. 我国严重创伤救治的现状和救治规范的建立[J]. 中华外科杂志, 2012, 50(7): 577-578. DOI:10.3760/cma.j.issn.0529-5815.2012.07.001
[4] 霍勇. 积极推动胸痛中心认证提高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水平[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8): 637-638. 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4.08.004
[5] Schlegel C, Greeno A, Chen H, et al. Evolution of a level I pediatric trauma center: Changes in injury mechanisms and improved outcomes[J]. Surgery, 2018, 163(5): 1173-1177. DOI:10.1016/j.surg.2017.10.070
[6] 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Z]. 2017-12-29.
[7] 张茂, 赵小纲, 白祥军, 等. 努力提高综合性医院严重创伤急诊救治水平[J]. 中华创伤杂志, 2017, 33(11): 970-973. DOI:10.3760/cma.j.issn.1001-8050.2017.11.003
[8] Lillebo B, Seim A, Vinjevoll OP, et al. What is optimal timing for trauma team alerts? 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alert timing effects on the initial management of trauma patients[J]. J Multidiscip Healthc, 2012, 5: 207-213. DOI:10.2147/JMDH.S33740
[9] 健康报.浙大二院创建5G智慧急救通道[N/OL]. [2019-04-10].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19/0410/450969.html.
[10] Ahmed JM, Tallon JM, Petrie DA. Trauma management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nonsurgeon versus surgeon trauma team leaders[J]. Ann Emerg Med, 2007, 50(1): 7-12. DOI:10.1016/j.annemergmed.2006.09.017
[11] Jenkins P, Rogers J, Kehoe A, et al. An evaluation of the use of a two-tiered trauma team activation system in a UK major trauma centre[J]. Emerg Med J, 2015, 32(5): 364-367. DOI:10.1136/emermed-2013-203402
[12] Bukur M, Habib F, Catino J, et al. Does unit designation matter? A dedicated trauma intensive care unit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postinjury complication rates and death after major complication[J]. J Trauma Acute Care Surg, 2015, 78(5): 920-927. DOI:10.1097/TA.0000000000000613
[13] Markovchick VJ, Moore EE. Optimal trauma outcome: trauma system design and the trauma team[J]. Emerg Med Clin North Am, 2007, 25(3): 643-654. DOI:10.1016/j.emc.2007.07.002
[14] Furugori S, Kato M, Abe T, et al. Treating patients in a trauma room equipped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patients' mortality: a non-controlled comparison study[J]. World J Emerg Surg, 2018, 13: 16. DOI:10.1186/s13017-018-0176-3
[15] Ba L, Zhang M, Su L, et al. Nine-year change of mortality and discharge against medical advice among major trauma patients in a Chinese Intensive Care Unit[J]. Eur J Trauma Emerg Surg, 2016, 42(1): 47-53. DOI:10.1007/s00068-015-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