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 Vol. 27 Issue (8): 929-930
一体化结合损伤控制模式救治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
尤建权, 戴佳文, 校爱芳, 钱飞, 汪丁松, 顾彬     
225300 江苏省泰州,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交通事故、工程事故、自然灾害等因素增加,加上现代创伤高能量损伤的特点,多发伤的发生率较高,而严重多发伤由于常累及多个系统,且病情紧急,易漏诊。创伤是40岁以下成人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其中严重多发伤及其伴发的创伤性休克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1]。因此,如何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生存率是创伤急救领域的关键,需要在短时问内得到及时、有效、合理的救治,否则常带来严重后果[2]。国内医院目前仍多以专科专治急救形式为主,专科化较强。我院2016年1月开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推行一体化结合损伤控制模式救治,与传统专科辅助急诊分流模式相比,发现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现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一体化结合损伤控制模式救治的5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并与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传统专科辅助急诊分流模式救治的4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54例作为绿色通道组,采用一体化结合损伤控制模式救治。其中男36例,女18例;年龄21~60(35.2±5.5)岁;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16~51(26.6±6.3)分。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4例,工伤事故20例,挤压伤6例,刀刺伤4例。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专科辅助急诊分流模式救治。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22~67(32.5±6.9)岁;ISS评分16~50分,(25.9±5.8)分。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1例,工伤事故17例,挤压伤5例,刀刺伤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伤情、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救治流程

绿色通道组:院前急救人员迅速评估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固定等措施简单处理后,对患者进行评分,立即与院内创伤外科医师联系,告知病情、评分及处理情况,进入绿色通道程序。院内创伤外科医师了解患者伤情信息后,立即通知相关专科值班医生到抢救室等候患者,并准备相应的抢救设备、药品及用物,保证患者到院后能立即进入救治。立即吸氧、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采集血标本等。合并休克者开放气道、吸氧、输血输液,完善相关检查,同时抗休克和术前准备,采用一体化结合损伤控制模式进行救治,最大限度地缩短救治时间。迅速止血,控制污染,手术持续的时间一般短于2 h,可以使用结扎、填塞或钳闭等方法。腹部创伤:重度肝损伤、后腹膜大出血采用纱布填塞快速止血;脾破裂行脾切除或脾动脉结扎加纱布填塞;肾脏损伤采用修补或切除填塞止血;十二指肠小肠破裂行修补结扎;大肠穿孔行造口术;胆道胰腺损伤放置外引流;放置腹腔引流后选择连续缝合皮肤或3 L袋敷料覆盖包扎等简化手术快速关闭腹腔[3]。颅内血肿脑疝形成,先行去骨瓣减压术或快速开颅血肿清除术;对合并四肢骨折者给予外固定;合并严重胸外伤者在给予呼吸支持的同时行胸腔闭式引流[4]。对照组:救治流程为传统专科辅助急诊分流模式,院前急救人员迅速评估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固定等措施简单处理,对患者进行评分,不与院内医师联系,院前与院内急救随机衔接,入院后行院内分诊、多科会诊、分科救治的传统模式。

1.3 入选资料和比对指标

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以出院后3个月为研究时限,统计两组患者的急诊室滞留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病死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行正态分布检验,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以百分率表示,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各组间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绿色通道组患者急诊室滞留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见表 1。绿色通道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绿色通道组抢救成功率为92.59%(50/54),高于对照组的79.17%(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表 1 两组患者救治时间比较(x±s)
组别 n 急诊室滞留时间(min) 急诊至手术室平均时间(min) 住院时间(d)
绿色通道组 54 20.3±8.9 30.4±11.9 13.2±6.3
对照组 48 37.8±6.5 73.5±18.2 21.5±7.6

表 2 两组患者救治效果比较(例,%)
组别 n 抢救成功率 病死率 并发症发生率
MODS DIC
绿色通道组 54 50(92.59) 4(7.41) 6(11.11) 3(5.56)
对照组 48 38(79.17) 10(20.83) 11(22.92) 6(12.50)
3 讨论

严重多发伤患者有三个死亡高峰:第一高峰为伤后数分钟内,主要死亡原因为脑、脑干、高位脊髓的严重创伤或者心脏、主动脉等大血管破裂,约占死亡人数的50%,大部分患者在事发当时死亡。第二死亡高峰在伤后6~8 h内,主要死亡原因为脑损伤、血气胸和腹腔脏器破裂等,约占死亡人数的30%。在这段时间内如抢救及时,大部分患者可免于病死,因此这一时间为抢救的黄金时刻[5],如何缩短抢救治疗时间,抓住“黄金1 h”,成为严重多发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在严重多发伤的抢救过程中时间观念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生存率是创伤急救领域的关键。本院2016年1月前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上采用传统专科辅助急诊分流模式,从2016年1月开始我院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推行一体化结合损伤控制模式进行救治,在急诊中心配有急诊外科病房和急诊手术室,明确诊断后在急诊中心立即行相应治疗。因其强调生存链与创伤救治连续性,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开展把急诊科从“环节性”的分送中心转变为“全程型”的救治中心,有效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了抢救成功率[6]

采用院前急救人员评估病情,通知院内创伤外科医师后启动院内绿色通道,抢救设备、人员配置均处于待命状态,患者入院后立即评估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伤情予以相应的救治干预措施,进行损伤控制救治。严重多发伤治疗上首先是挽救生命、保存功能,迅速止血,控制污染,手术持续的时间一般短于2 h,可以使用结扎、填塞或钳闭等方法。不求完全确定性修复,保留进一步处理的条件,使患者获得复苏的时间,有机会进行完整、合理的再次或分期手术。严重多发伤往往临床救治难度大,手术时间长,恰当应用损害控制策略,可以避免由于“致命性三联征”而引起的不可逆生理损伤,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病死率,体现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紧急救命、一体化治疗的内涵[7-9]

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进行一体化结合损伤控制模式救治,通过急诊科始动进而调动全院的力量来抢救生命,组织协调各专科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力量,优化了院内急救组合,大大缩短了急诊室滞留时间,提高了黄金1小时的利用率。本研究发现,绿色通道组患者急诊室滞留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根据病情进行损伤控制治疗,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确保患者在受伤后“黄金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治疗,提高了患者存活率,绿色通道组死亡4例(7.41%),对照组死亡10例(20.83%),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充分体现了该模式的时效性、优越性和完整性[9]

参考文献
[1] Pigneri DA, Beldowicz B, Jurkovich GJ. Trauma systems:origins, evolution, and current challenges[J]. surg clin north am, 2017, 97(5): 947-959. DOI:10.1016/j.suc.2017.06.011
[2] O'Reilly D, Mahendran K, West A, et al.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ho die from haemorrhage after trauma[J]. Br J Surg, 2013, 100(6): 749-755. DOI:10.1002/bjs.9096
[3] 尤建权, 钱海鑫, 戴佳文, 等. 损伤控制外科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 23(4): 443-445.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4.04.021
[4] 李博, 李莉, 白冰, 等. 基于流程重组建立一体化创伤急救流程[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 24(1): 105-107.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5.01.032
[5] Henry JA, Reingold AL. Prehospital trauma systems reduce morta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 Trauma Acute Care Surg, 2012, 73(1): 261-268. DOI:10.1097/TA.0b013e31824bde1e
[6] 白祥军, 刘涛. 创伤救治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 24(5): 467-470.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5.05.002
[7] Cannon JW, Khan MA, Raja AS, et al. 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hemorrhage:A practice management guideline from the Easter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J]. J Trauma Acute Care Surg, 2017, 82(3): 605-617. DOI:10.1097/TA.0000000000001333
[8] Fang R, Markandaya M, DuBose JJ, et al. Early in-theater management of combat related traumatic brain injury: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to identify Opportunities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J]. J Trauma Acute Care Surg, 2015, 79(4 Suppl2): S181-187. DOI:10.1097/TA.0000000000000769
[9] 赵晓东, 刘红升.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早期救治的研究进展-团队模式、标准化细节[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 24(5): 467-470.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