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 Vol. 26 Issue (2): 221-222
联合腹腔冲洗模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沈鸣雁, 徐雯, 王仁芳     
310009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5病区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 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infective pancreatic necrosis,IPN) 及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是SAP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病死率高达36%~50%[1-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对SAP的治疗方法研究也相应深入[3]。IPN经保守治疗无效时,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术后辅以腹腔冲洗清除局部残留和继发的坏死物质[4]。腹腔冲洗的效果直接关乎患者预后,一直是临床医护人员努力改善的方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医护团队积极合作,对3例SAP合并IPN行脓肿清除术的患者实施了联合冲洗模式,即同时采用原位闭式腹腔冲洗和双套管腹腔冲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3例,男2例,女1例,年龄34~65岁。SAP的诊断符合2013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5]:①出现局部并发症如胰周液体积聚、胰腺和胰周组织坏死、假性囊肿、包裹性胰腺坏死。②并发症恶化。③持续性器官衰竭时间>48 h。分别于发病18、22、35 d行胰腺坏死组织清创术。医生在术中根据感染情况,放置原位腹腔冲洗管和双套管。

1.2 联合腹腔冲洗模式

①原位腹腔冲洗技术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6]研发,其原理是利用高流量冲入的液体,在冲洗管置管口局部渗透,再利用虹吸原理促进坏死组织碎片的引出。方法:在普通橡胶引流管内置入8 F硅胶导管(用一次性头皮针去除钢针制成),使其头端达橡胶引流管顶部,用血管钳夹住橡胶引流管近腹壁处,以固定橡胶管内的冲洗管;在橡胶引流管距外口5 cm左右处斜向剪一个0.2 cm的V形缺口,用无菌镊子经V形缺口,拉出硅胶导管,使硅胶导管尾端(输液器连接端) 穿出V形缺口,以透明敷料固定封闭V形缺口与硅胶管;硅胶导管尾端冲入0.9%氯化钠溶液,速度为120~140滴/min,橡胶引流管外口接一次性引流袋收集冲出液。②双套管又称“黎氏冲洗管” [7],其原理是在内外套管之间形成冲入和吸出的回路,当腹腔内有积液时,液体从外套管的多孔中进入内外管间隙,再由具有负压的内管吸除,无液体时,吸引管抽吸自内外管间隙进入的空气。方法:外套管选用30 F胸腔闭式引流管,用丝线缝合闭合末端;内吸引管选用12 F吸痰管;距外套管末端约5 cm处打一个小孔,穿入8 F硅胶导管。冲洗速度保持在80~100滴/min。内套管尾端接负压吸引,负压为0.01~0.02 kPa。

2 结果

联合腹腔冲洗期间, 每2 d复查患者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水平,每周CT评估胰腺周围坏死情况。本组患者冲洗22、35、41 d后,冲出液颜色转为清水样,体温正常,CT证实胰周无坏死组织,予逐根拔除冲洗管。3例均康复出院。

3 讨论 3.1 管道标识明确

护士在腹腔冲洗管的管壁粘贴导管专用标签,用记号笔注明置管日期、名称(位置)、备注(负压要求)。用彩色标签将同一组冲洗的输液器、冲洗入路、冲出引流管、负压吸引管进行标注,避免管道连接错误。在0.9%氯化钠溶液外包装上粘贴红色外用冲洗标识,严禁和静脉输液瓶挂在同一输液架上。

3.2 有效固定管道

管道固定不当易导致冲洗管扭曲、折叠甚至牵拉脱出,一旦脱出或移位后重置困难,严重影响冲洗效果[8]。对此,护士积极改良,根据冲洗导管的材质特点进行固定。①原位腹腔冲洗引流管用3M抗过敏透气胶布以高举平台法固定于腹壁皮肤,整理管道后在近床沿处以橡皮筋一端松散的集合成束状,另一端遗留合适的长度后固定在腹带上,腹带包扎松紧适宜,当患者大幅度活动及腹压增加时协助保护伤口以及冲洗管。②双套管的外管材质为具有一定硬度和支撑性的硅胶管,如固定不当压迫腹腔内组织易引发损伤和出血。护士取3M透气胶布6 cm×6 cm,剪成“E”字形,在外套管近端离腹壁2 cm处形固定外套管;内套管放置深度合适后,用胶布妥善固定在外套管上;冲洗管用丝线固定在外套管旁。本组3例患者冲洗期间未发生管道移位、滑脱等不良事件。

3.3 保持冲洗通畅

①护士每小时巡视腹腔冲洗情况,评估患者腹部体征,检查冲洗管道置入深度、通畅度,冲出液的颜色、性状、量等,确认负压吸引压力合适。②原位闭式腹腔冲洗时,置管口距引流袋顶端至少60 cm,确保虹吸效果。每2 h以脉冲式方法挤压引流管,左手将管道出水口折叠,右手反复挤压引流管多次,形成脉冲式的湍流冲击管壁,最后两手迅速放开,以利腹腔内脓稠液体冲出[9]。例2患者原位腹腔冲洗第3天,因冲出液中含较多坏死组织,导致管道部分阻塞,予持续低负压吸引,吸引装置采用以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改制,在A瓶(吸引瓶) 中加水至2 cm高度,B瓶(中间瓶) 不加水,连接吸引方法同胸腔闭式引流,负压调节为0.02 kPa,取得了良好效果。③双套管冲洗初期,由于胰腺坏死组织引出较多,容易黏附在双套管内壁,影响引流效果。发生冲出不畅时,抽出内套管仔细查看,如有部分阻塞,予体外冲洗,无法冲净时则更换内套管。例3患者双套管冲洗第17天,发生外套管阻塞,此时腹壁窦道已形成,医生予更换外套管后恢复通畅。

3.4 管口渗液的管理

本组患者由于手术前腹腔和腹膜后感染性坏死,导致广泛炎症水肿及肠管积气、肠麻痹,腹内压增高,联合冲洗期间置管口持续渗液,引发不同程度的刺激性皮炎。例1、例2患者为Ⅰ度刺激性皮炎,局部予5%PVP-I棉球消毒待干,喷洒3M创口保护膜,再用无菌纱布覆盖。例3患者双套管周围出现3度刺激性皮炎,医生予调整双套管位置,减少局部渗液。护士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引流管周围半径>5 cm皮肤,再均匀涂抹康乐保造口护肤粉,最后涂上防漏膏,干棉签按压平整后用3M透气薄膜外固定,每隔3 d更换一次防漏膏。7 d后,该例管口周围皮炎逐渐好转,改用5%的PVP-I棉球外涂消毒待干,喷洒3M创口保护膜,后逐渐好转。

3.5 预防感染

SAP患者局部和全身免疫防御功能减弱,腹腔置管冲洗有增加感染的风险[10]。对本组患者采取了系列措施预防感染:①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无菌操作原则。②原位闭式冲洗管口使用纳米银抗菌敷料。③双套管通气入口处用单层消毒纱布覆盖,起到过滤作用,避免外源性污染;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收集袋。④每天用5%PVP-I棉球消毒置管口周围皮肤及引流管外壁长度大于5 cm。每周更换引流袋,引流袋内液体到达2/3予及时倾倒。⑤每4 h测量体温,动态监测血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变化,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引流液培养。

参考文献
[1] Brisinda G, Vanella S, Crocco A, et al.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advances and insights in assessment of severity and management[J].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1, 23(7): 541-551. DOI:10.1097/MEG.0b013e328346e21e
[2] 钱安瑜, 张茂. 美国胃肠病学会急性胰腺炎临床处理指南(2013版)[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 22(12): 1324-1325.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12.003
[3] 冯聪, 周璇, 吕发勤, 等. 药物腹腔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 22(11): 1298-1301.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11.025
[4] 杨秀芳, 冯静, 陈华, 等. 腹腔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引流不畅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12): 1466-1467. 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3.12.040
[5] 张文武. 急性胰腺炎的分级、诊断与治疗[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 23(10): 1079-1082.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4.10.003
[6] 沈鸣雁, 卢芳燕. 口服浓硫酸自杀继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11): 971-973. 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3.11.002
[7] 江方正, 孙加奎, 叶向红, 等. 腹腔双套管引流中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9(16): 36-38.
[8] 沈鸣雁, 卢芳燕, 卢婕楠. 前馈控制在外科持续腹腔冲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3): 282-286. 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6.03.004
[9] 沈鸣雁, 卢芳燕, 徐彩娟, 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阶段外科冲洗治疗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7): 820-823. 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5.07.011
[10] 赵庆华, 蔡守旺, 何蕾, 等. 经皮肾镜置管冲洗治疗急性胰腺炎并发坏死感染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12): 1082-1083. 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