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 Vol. 26 Issue (2): 214-215
152例上消化道异物的急诊胃镜处理及探讨
胡剑浩, 马君红, 李晶晶     
312099 浙江省绍兴,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异物是指误服和故意吞服的各种物件不能顺利通过上消化道排除或被常规消化,从而滞留在上消化道内。它是消化科常见的急诊,可引起出血、感染、穿孔甚至死亡的严重并发症。自胃镜的发明及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来,胃镜治疗被广大学者认为是目前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1]。我院自1998年引入胃镜以来,已成功处理多起急诊上消化道异物嵌顿。现统计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的急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供临床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消化科诊治的152例上消化道异物急诊胃镜处理病例。其中男89例,女63例;年龄8~81岁,(44.5±36.5) 岁;异物进入时间最少10 min,最多1周,病程(4.2±2.5) h。

1.2 方法

术前准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异物进入上消化道的时间、数量以及种类,明确患者无胃镜检查的绝对禁忌证;予以胸部X线摄片,必要时口服钡剂造影,大致明确异物在上消化道滞留的位置及其形态特点等。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告知病情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

操作器械:Olympus Q260胃镜,异物钳、圈套器、取石网篮、三爪钳、异物鞘等。

操作步骤:患者取左侧卧位,术前检查患者有无可活动有义齿,如果有应取出以防脱落。口服利多卡因胶浆后,予以轻柔插入胃镜,适当注水、注气,保证视野清晰,发现异物即停止进镜,充分暴露异物,观察异物的类型、大小、材质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利用力学及解剖学知识原理,夹持异物并拖拉通过贲门、食管取出。圈套器和取石网篮常用于取出较长异物,对圆形、球形、外表光滑的异物可选三爪钳、取石网篮,而扁平异物首选异物钳,边缘锋利的刀片类异物可用异物鞘或指套。

2 结果 2.1 异物的类型及滞留部位

进入上消化道的异物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有骨头(33例)(图 1A),鱼刺(58例)(图 1B),果核(18例),带壳药片(6例)(图 1C),食团(8例),假牙(12例),刀片(6例),项链(5例),铁钉(6例)。异物滞留的部位大多位于食管71例(46.7%),胃49例(32.2%),十二指肠32例(21.1%)。异物的滞留部位和形态分布见表 1

图 1 胃腔/食管内异物
表 1 异物停留部位与种类的分布
部位 尖锐 长形 圆钝或不规则形 合计
食管 26 2 43 71
12 18 19 49
十二指肠 4 5 23 32
合计 42 25 85 152
2.2 成功率

在本研究152例患者中,141例顺利取出,成功率为92.7%;11例内镜下未能取出,行外科手术取出。不同形态异物取出率:尖锐形异物85.7%(36/42),长形异物92%(23/25),圆钝或不规则形异物96.5%(82/85)。不同部位异物取出成功率:食管异物98.6%(70/71),胃内异物87.8%(43/49),十二指肠异物87.5%(28/32)。

2.3 并发症

152例患者中6例出现少量出血,为食管异物(鱼骨,带壳药片等),经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加凝血酶后出血停止,并发症发生率3.9%(6/152)。

3 讨论

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常见急诊之一,可引起消化道黏膜的损伤,甚至出血、穿孔、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在日常生活中,西方国家常见异物为食物团块,而我国多见于鱼刺,骨头或小儿误吞异物的硬币、发卡等[2]。近几年来,由于犯罪、吸毒等发生率的逐年增加,为逃避罪责很多患者而采取较极端的行为,其中吞服异物是较为常见的手段,异物种类常为剪刀、钢钉、刀片、钥匙等。在胃镜治疗的开展之前,主要靠外科手术治疗取异物。现在,随着胃镜技术的进步,胃镜处理是上消化道异物首选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费用低,操作简单等优点;而且基层医院也可顺利开展,具有广泛开展的可能[3-4]

在上消化道中,食管存在四个生理性狭窄部位,包括食管上括约肌、主动脉弓水平、主支气管分叉处包括胃食管连接部位等,所以食管容易发生异物嵌顿。Hong等[5]研究中食管段为异物的主要驻留部位,约占57.2%,其次为中段食管(28.4%),第三位为胃部(10.8%)。本研究中,异物最常见的部位也是食道,与上消化道的解剖特点符合。

需要指出的是对取异物取出和器械的选择上应遵循灵活、适用的原则。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2016年专家共识中指出一般处理原则为:短、钝异物可通过异物钳、圈套器、取石网篮、取石网兜等取出;长异物常用圈套器或取石网篮钳取;尖锐异物易划伤消化道黏膜,推荐使用保护器材以降低黏膜损伤风险[6]。本研究中使用自制指套绑在胃镜头部钳取尖锐锋利边缘的异物(特别是贲门以下异物),保护消化道黏膜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是一个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本研究中,异物的胃镜取出成功率为92.7%(141/152),与既往的文献相近[7-8]。有11例胃镜取出失败,行手术治疗取出。Lee等[9]指出虽然内镜在上消化道异物的处理成功率达到94.7%,但是对于少数那些年龄大于70岁,异物直径大于30 mm,或者进入时间超过40 h的患者应该考虑手术治疗。本研究中胃镜取出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1) 异物过大或不规则,无法通过贲门;(2) 异物嵌顿时间过长,周围组织水肿明显,可能已发生穿孔;(3) 异物尖锐锋利,有较大可能严重损伤消化道黏膜。朱泱蓓等[10]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取出失败的原因进行系统评价,认为异物的类型、大小、嵌顿时间、所处消化道位置以及患者的人群特点与内镜下取异物失败率的高低有关。马镇坚等[11]对367例患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异物取出失败的相关因素有以下5项:金属异物、异物滞留食管、吞服异物>24 h、无术前检查、内镜无透明帽。所以,做好宣教、防止误食,及时就诊,和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是临床工作中控制失败率的关键。

综上所述,对不能经消化道排出、易损伤消化道和有毒的上消化道异物均应尽力行胃镜急诊取出术。该方法取异物是安全、高成功率的,且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应予以提倡推广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玉杰, 黄友明, 张志坚, 等. 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急症的临床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 13(12): 838-840.
[2] Chauvin A, Viala J, Marteau P, et al. Management and endoscopic techniques for digestive foreign body and food bolus impaction[J]. Dig Liver Dis, 2013, 45(7): 529-542. DOI:10.1016/j.dld.2012.11.002
[3] Conway WC, Sugawa C, Ono H, et al. Upper GI foreign body: an adult urban emergency hospital experience[J]. Surg Endosc, 2007, 21(3): 455-460. DOI:10.1007/s00464-006-9004-z
[4] Opasanon S, Akaraviputh T, Methasate A, et al.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foreign body in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 tertiary care center experience[J]. J Med Assoc Thai, 2009, 92(1): 17-21. DOI:10.1007/s00464-006-9004-z
[5] Hong KH, Kim YJ, im JH, et al. Risk factors for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foreign bodies[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5, 21(26): 8125-8131. DOI:10.3748/wjg.v21.i26.8125
[6]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6, 33(1): 19-27.
[7] Zhang S, Cui Y, Gong X, et al.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foreign bodies in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 South China: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561 cases[J]. Dig Dis Sci, 2010, 55(5): 1305-1312. DOI:10.1007/s10620-009-0900-7
[8] Yao CC, Wu IT, Lu LS, et al.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Foreign Bodies in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of Adults[J]. Biomed Res Int, 2015, 2015: 658602. DOI:10.1155/2015/658602
[9] Lee HJ, Kim HS, Jeon J, et al. Endoscopic foreign body removal in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risk factors predicting conversion to surgery[J]. Surg Endosc, 2016, 30(1): 106-113. DOI:10.1007/s00464-015-4167-0
[10] 朱泱蓓, 柏愚, 邹多武, 等. 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取出失败的系统评价[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 29(6): 332-335.
[11] 马镇坚, 陈佩松, 陈慧坚, 等. 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取出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6, 25(5): 53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