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Vol. 25 Issue (11): 1462-1463
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紧急医疗救援案例分析
李尚伦, 张擎, 李开涛, 张颖, 刘艳, 闫涛     
300011 天津,天津市急救中心(李尚伦、张擎),急救科(李开涛),通讯科(张颖、刘艳),车辆科(闫涛)
Case analysis of emergency medical rescue in "8·12" special explosion accident in Tianjin Port
Li Shanglun, Zhang Qing, Li Kaitao, Zhang Ying, Liu Yan, Yan Tao     
Tianjin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 Tianjin 300011, China(Li SL, Zhang Q);Emergency Department,Tianjin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 Tianjin 300011, China(Li KT), Communications Branch,Tianjin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 Tianjin 300011, China(Zhang YY, Liu Y), Vehicle Management Section,Tianjin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 Tianjin 300011, China(Yan T)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Qing, E-mail: tj120zhangqing@163.com.

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现场多种危化品为应急救援工作带来困难,天津市急救中心承担了爆炸事故现场伤员救援、转院、医疗保障等任务。为提高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救援能力和技术水平,对天津市急救中心在爆炸事故中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情况进行梳理和思考,分析救援各环节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设想,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8月12日22:50,天津市滨海新区港务集团瑞海物流危化品堆垛发生火灾,大量消防车和消防官兵在现场灭火处置。23:34,危化品集装箱发生第一次爆炸,近震震级ML约2.3级,相当于3吨TNT;30 s后发生第二次爆炸,近震震级ML约2.9级,相当于21吨TNT。现场火光冲天,数十米高灰白色蘑菇云瞬间腾起,附近火焰四溅。爆炸及冲击波导致周边大量企业和居民楼受损,现场一栋五层建筑只剩骨架,港口上千辆汽车被烧毁,距离爆炸地点1.8 km的居民家中玻璃震碎一地,轻轨9号线终点站被毁停运。灭火过程中发生二次爆炸,导致现场人员被困,伤亡较多。

事故发生后,国家卫生计生委调派全国80多名医学专家现场指导救援。天津市卫生计生委组织180多名医学专家在一线指导伤员救治。天津港广场成立总指挥部,全方位开展救援及善后处理工作。爆炸现场含有20余种危化品,存量巨大,易燃、易爆、剧毒、腐蚀,北京军区、公安部消防局抽调国家级核生化应急救援力量和相关省市的核生化侦检编队投入搜救、配合处置。

1.2 救援方法 1.2.1 应急响应

2015年8月12日23:34,120调度接报警,滨海新区第五大街万科海港城发生爆炸,事发地点处于居民区伤员较多,接警后派开发区分站2部急救车于23:46到达现场进行救援。第一报警后大量电话涌入120受理台,调度员立即上报,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命令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中心副主任在指挥调度中心协调。应急预案启动后,120增加3个应急受理席,抽调市内6部急救车作为第二批救援队随中心主任于0:29到达现场增援;中心行政和分站急救人员组建13部急救车作为第三批救援队于1:05到达现场增援;随后从市内陆续调派多部救护车作为第四批救援队赶赴现场救援。事故发生24 h内,市急救中心共派出1部指挥车、64部急救车、143名急救人员承担爆炸事故现场伤员急救任务。

1.2.2 阶段性救援任务

爆炸发生后的20余天中,市急救中心在救援现场指挥部建立基地,中心领导及急救人员在基地24 h驻扎待命。根据救援任务量动态调整值守急救车,随时承担各项救援任务。按照事故发生的时间推进,120急救任务分为四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事故发生后的24 h内,派出救护车和急救人员数量最多,共64个急救单元组,以爆炸现场伤员救治转运为主,包括部分伤员分流转院任务。

第二阶段:事故发生后的24~72 h内,派出16~22个急救单元组,以爆炸现场伤员急救和救援人员伤病救治为主,包括少量伤员转院任务。

第三阶段:事故发生第4~7天,派出8~18个急救单元组,以大量伤员集中转院任务为主,按照市卫生计生委指令,将各医院伤员集中转送至指定的三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让伤员得到最好的医治条件。基地救援任务还包括少量现场救援人员伤病救治任务。

第四阶段:事故发生第8天以后,派出4~8个急救单元组,以烈士及遇难者家属医疗急救和保障任务为主,包括工作组对家属的死讯告知、殡仪馆认尸、遗体告别仪式等医疗保障,还包括部分重症患者转院、特殊伤员专科检查、出院回送等任务。

1.2.3 伤员救治

救援初期,大量伤员迅速涌向附近医院,伤情复杂危重,救治难度大。伤员伤情以爆震伤、烧伤、颅脑损伤、胸腹联合伤、骨折、外伤等为主。爆震伤多表现为外轻内重,病情发展迅速,发生多部位或多脏器伤,要求检伤必须全面仔细,减少漏诊。现场院前急救措施包括仪器检查、吸氧、基础生命支持、开通静脉、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监护等。院前急救处置规范,现场救治及转运过程中,无一伤员造成二次损伤。

2 结果

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共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天津市急救中心承担事故现场院前急救、伤员转院、医疗保障等救援任务,共派出指挥车2部、救护车100部、急救人员300余人。从事故发生到9月13日,共出动救护车326车次,救治转运保障1 130人次,其中:区域内急救转送202车次、331人次;跨区域急救转送121车次、157人次;外省市急救转送3车次、3人次;区域内救治包括医疗保障40车次、医疗保障639人次,圆满完成紧急医疗救援任务。

3 讨论 3.1 接处警环节

成功经验:应急救援反应迅速,主线科长接报告后及时主动到岗,全体中层分批次参与现场救援和保障。在《天津市急救中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基础上及时调派急救单元组,应急队伍集结迅速,事故当晚,行政和分站休班人员组建的急救单元占救援力量的60%。院前急救日常准备得当,救护车油满、气足、车洁,确保迅速投入应急救援。

存在问题:通讯指挥系统同一时段海量报警电话呼入时,120电话无法正常呼出;通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模块功能不完善。

改进设想:优化通讯指挥调度系统,确保通讯指挥畅通;完善通讯指挥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模块,实现通讯指挥、动态监控、多种数据信息实时统计等功能;增加移动通讯指挥系统终端,与120指挥中心无线联网,手持PAD实现现场移动通讯指挥调度功能。根据历史经验和数据建立一个辅助决策数据库,当任何“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根据报警和预警信息,帮助决策者进行快速高效的辅助支持,可及时将有限的医疗资源合理投入到医学救援中去,使救援决策更有据可循,救援程序更科学严谨[1]

3.2 现场处置

成功经验:领导靠前指挥、部署周密,救援队员团结向上、处置得力;领导慰问、鼓舞士气,与队员并肩作战,现场搭建临时指挥部,24 h值守救援;指定联络员与各救援单位协调沟通,统一指挥调度救援任务;随时观测风向、天气,调整指挥部基地位置,确保处于上风口、周边环境安全;多路段被毁,车辆无法通行,协调消防前沿指挥部专车引路;救援队员轮换值守,避免疲劳作战,确保饮食卫生;配备防护用品、雨具等,确保救援安全;指定专人救援信息数据登统,每4 h更新上报;使用对讲机和院前急救工作记录仪实现救援现场指挥联络和音视频资料记录;救援队员经历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培训、演练和实战,在应急救援、医疗救治、野外生存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救援队的车辆装备、人员梯队、技术措施、后勤保障等进行科学安排,确保救援工作紧张有序和联动高效。

存在问题:接警时事故性质不明确,第一梯队救援装备不全,缺乏多部门救援联动;爆炸当晚救援核心区急救人员离火场不足百米,无法确定安全救援区,存在极大危险隐患;爆炸事故受损区域大,现场秩序混乱,无法有效检伤分类,伤员多且分散,第一批救护车途中被轻伤员拦截占用,无法第一时间到达救援核心区,待增援救护车到达后,才能进入救援核心区抢救重伤员;物资储备及携带不足,缺乏针对突发中毒、核辐射事件等专项救援物资储备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

改进设想:强化信息储备,院前急救部门应具备地理信息和特殊信息的双地图,包括危化品、核辐射储备高风险区域的有关信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救援队伍能及时掌握区域信息,做好应对;加强多部门联动,公安、消防、急救三警联动、各明其职、信息互通,合理确定救援安全区,加强交通警力及现场秩序维持,确保检伤分类和急救原则有效实施;制定完善生化、核辐射事故救援专项预案,强化特殊救援专业知识培训,申请配备特种救援专用救护车和防护物资,提高专业技能和防护水平。

3.3 分流转送

成功经验:爆炸事故导致大量伤员,短时间内就诊伤员远超附近医院接诊能力,为确保伤员得到有效救治,市卫生计生委指挥各医疗机构倾力合作,完成大批伤员分流转送任务;由市卫计委明确分流转送伤员人数、接收医院、联系人等,确保转送环节无缝对接。

存在问题:院前院内信息互通和无缝链接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未形成长效机制。

改进设想:建立院前院内信息平台,利用心电监护无线传输设备将现场患者信息实时传输到院内;院内专家指导现场急救,做好医院接诊准备;120指挥中心也可实时显示各医院急诊接诊能力,利于突发事件大批伤员的分流转送,真正做到院前院内无缝连接。

3.4 宣传报道

成立急救中心宣传工作领导组,申请微信公众号“天津120”、新浪微博“天津120”,打造公开透明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和公众互动平台,积极主动加强与媒体沟通。救援初期,中心领导重申纪律,不得私自发布信息,全力以赴投入救援。救援期间,“天津120”微信平台及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典型事迹,展现120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院前急救队伍。

3.5 社会支持

成功经验:社会人员第一时间自发组建志愿者队伍,为伤员家属及救援人员提供人力、物力、衣食住行等全方位后勤保障。为救援队免费提供三餐、饮用水、防护用品、日常生活用品、宾馆休息场所等,让救援队员休整补给,精力充沛投入救援;多家企业捐赠防护消毒用品、急救药品、救护车消毒机等;媒体记者深入救援现场采访报道,及时播报救援信息和典型事迹。

存在问题:社会百姓缺少应急救援专业知识培训,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低。

改进设想:自救与互救能力,是构建全民灾难危机意识和自我救助意识的重要前提,科学自救和互救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2]。加强社会大急救、公众急救的知识普及和教育培训工作力度,走出“重硬件设备、轻教育培训”的不平衡发展[3]。对公安、消防、乘务人员等特殊岗位人员要求掌握基本急救知识技能,取得急救员资格,实行持证上岗,提高全社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

天津市急救中心在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卫生应急医疗救援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问题和不足。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强化责任落实、奖罚分明,达到促进急救中心发展和提高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救援能力水平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炜, 黎檀实, 李学伟. 灾难医学救援方法论研究的新启示[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5, 24 (9) : 938-939
Zhao W, Li TS, Li XW. New inspiration from methodology research of medical disaster relief[J]. Chin J Emerg Med , 2015, 24 (9) : 938-939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5.09.004
[2] Ringh M, Rosenqvist M, Hollenberg J, et al. Mobile-phone dispatch of laypersons for CPR in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J]. N Engl J Med , 2015, 372 (24) : 2316-2325 DOI:10.1056/NEJMoa1406038
[3] 陈晓松, 陈松, 刘丽贤, 等. 中国灾害医学与院前急救的发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5, 24 (9) : 929-931
Chen XS, Chen S, Liu LX, et al. Chinese disaster medicin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e - hospital first aid[J]. Chin J Emerg Med , 2015, 24 (9) : 929-931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5.0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