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Vol. 25 Issue (9): 1129-1132
院前公众自救互救系统的设想与构建——一键自救
李子龙, 徐杰丰, 李哲, 屠海霞, 汪正权, 黄增, 方雅, 张燕燕     
315400 浙江省余姚,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余姚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Assump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one-key self-rescue system during pre-hospital self and mutual medical aid
Li Zilong, Xu Jiefeng, Li Zhe, Tu Haixia, Wang Zhengquan, Huang Zeng, Fang Ya, Zhang Yanya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Yuyao People’ s Hospital, Medical School of Ningbo University, Yuyao 315400, China

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心脑血管疾患者群日益增多,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1]。同时,伴随经济高速发展,交通事故、工伤、中毒等意外伤害亦呈年轻化增长表现[2-3]。在院前,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置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各种创伤及中毒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我国当前的公共卫生急救系统提出了挑战。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八个大中城市的院前急救专业人员通常需要14 min左右赶至事件现场,浙江省宁波地区约为17 min,不发达地区所需时间更长,远远达不到我国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10 min[4]。然而,对于院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早期施救是提高救治效果与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尤其是严重事件如心脏骤停的最佳救治时间窗在事发5 min内[5]。如何在院前赢得急救时间窗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近来,Hasselqvist-Ax等[6]调查发现,公众参与的早期急救,明显缩短救治时机,显著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Ringh等[7]研究显示,利用手机定位系统,有助于调度人员呼叫公众实施早期急救。2015年最新指南已建议,社区可利用社会媒体技术呼叫施救者[8]。因而,依托信息化网络技术,建立院前公众自救互救系统,可能成为提高院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效果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报道。当前,笔者试图探索建立浙江省余姚区域内的院前公众自救互救系统,为国内同行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院前公众自救互救系统构建的理论依据

(1) 区域设定:进行区域划分,均等分布公众急救志愿者,保障每个区域内均能得到同等的被救机会。在余姚区域内,利用“网格化”划分模式,按照“1 km×1 km”将余姚地域划分为388个网格(图 1)。

图 1 “网格化”划分模式

(2) 人员设定:结合国家当前要求,参考“白金十分钟”急救理念,并根据当地居住人口密度,在每个网格区域内分布至少10名公众急救志愿者,基本保证施救人员在收到求助信号5 min内赶至事件现场,实现“比救护车先到”的急救目标。

(3) 网络系统设定: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公众自救互救系统的电子网络系统“一键自救”,确保余姚区域内自救互救信息的无线化实时联络。

(4) 公众急救志愿者平台建设:组建复苏效果联盟,制定标准的培训流程与考核机制,对公众急救人员进行“精英化”培训,确保每个网格区域内的施救人员均能具有规范地进行突发卫生事件基本处置的能力。

1.2 院前公众自救互救系统构建的实施方案 1.2.1 “一键自救”平台系统

利用电子商务,成功地自主开发“一键自救”平台系统软件,即将在苹果、安卓等手机操作系统平台上线。该软件采用Visual Studio2013作为开发工具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R2数据库平台。使用C#语言作为APP数据接口开发语言,服务器提供标准的XML格式数据,将JSON格式作为APP和服务端进行数据传输的通道,制定“一键自救”软件,应用于急救实践。目前,系统软件包含三方面内容,分别为:1)四方响应功能,即呼救方通过“一键自救”平台系统发出求救讯息,然后系统根据呼救方的要求,同时或选择发送“求救讯息”至政府120急救平台、家庭医生、公众急救人员及其紧急联系人,直至响应;此外,政府急救平台响应后,调度人员在指派120出车的同时,根据呼救者需求提供在线实时救护指导;2)定位导航功能,即四方响应后,“一键自救”平台系统随即显示“车径导航”与“步行导航”路线,为四方提供适宜的路线选择方案,便于迅速赶至事件现场实施急救;3)知识平台,即“一键自救”平台系统装载有急救教学视频资料、急救指南与科普知识、医疗保健信息等内容,并定期进行知识更新,辅助提高公众人群的自救互救意识与能力(图 2),并在施救过程中提供参考。

图 2 “一键自救”平台系统
1.2.2 人员培训

按照网格化区域,从每一网格居民中选择至少10名人员,参加复苏效果联盟组织的“精英化”培训与考核方案。

1) 培训志愿者纳入的参照要求:① 个人教育与文化背景、身体素质、从事公益活动的意愿等;② 个人工作类型,优选小区保安、快递人员、导游、警察、消防人员、社会救援队、红十字会等公众服务人士;③ 家庭需求,比如家属存在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与意外伤害的高危因素等。

2) “精英化”培训方案:复苏效果联盟的培训师资,主要为余姚市急救医学中心医务人员,均获得美国基础与高级生命支持技术(BLS/ACLS)的讲师资质。培训流程上,主要分为理论授课和操作授课,其中理论授课包括发放急救知识宣传册、问卷调查及多媒体课件讲解等,操作授课包括急救技能操作示教与学员分组练习等,时长共计3 h。具体培训流程见图 3

图 3 “精英化”培训标准流程图

3) 培训后复苏联盟成员的管理:所有纳入的培训人员,实行“一年一培训一考核、三年一个周期”的考核机制。初次培训考核合格者,由余姚市急救医学中心发放急救证书,有效期一年。自发证之日起满一年后,培训人员需要参加余姚市急救医学中心组织的再次培训与考核,合格者延续注册。所有首次或复查不合格的人员,将不能加入复苏效果联盟。所有考核合格人员,将接受复苏效果联盟组织的管理,加入联盟组织的微信团体,定期学习联盟组织提供的最新急救知识、参加急救相关公益宣讲活动,以及上报个人向民众普及急救知识、为民众提供紧急救护措施的信息等。

上述人员培训方案,将有助于公众急救志愿者长期有效地掌握急救技能知识,利于形成一支成熟稳定的公众急救队伍。目前,本院急诊科已在公众急救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自2009年起,学科已举办“白金十分钟-急救大讲堂”104场,为市民提供心肺复苏为主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业已培训5 723人。

1.2.3 社会推广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院前公众自救互救系统的社会推广。(1)培训推广 复苏效果联盟针对不同人群,定期组织社会公益培训活动,在进行急救理论与技能知识普及培训的同时,进行自救互救系统的应用推广;(2)公众场合推广 复苏效果联盟制作自救互救系统的宣传资料,定期到公众场合进行宣讲与派送;(3)公众媒体推广 借助当地电视台、当地报社等新闻媒体,进行自救互救系统宣传资料的连续播报与刊载。最终,通过在余姚市内进行公众自救互救系统的广泛宣传与推广,切实提高自救互救系统的市民知晓率、认识度与使用能力,让市民逐步地自愿参与到自救互救活动中来。

1.2.4 法律保障

为了规避自救互救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医疗纠纷隐患,保障呼救与施救人员的正当权益,邀请律师事务所提供相关法律知识,将其融入到公众自救互救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中,如下:(1)针对呼救与施救人群,将不同的法律条款设定到“一键自救”平台系统软件的安装过程中,并在知情同意相关法律内容的前提下,才能安装“一键自救”软件。(2)在公众自救互救系统的社会推广活动中,同时进行相关医疗法律知识的宣传与培训。(3)在“一键自救”平台系统的操作后台,存储呼救与施救过程的相关信息,为后期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2 院前公众自救互救系统的预期运行目标

通过构建余姚市院前公众自救互救系统“一键自救”,实现以下几方面目标:(1)两年内培养一支4 000人组成的公众急救人员队伍;(2)建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民间自救互救组织,与政府120急救系统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早期快速、连续施救的强大救援体系;(3)针对“时间就是生命”的某些疾病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等,通过公众急救队伍的早期有效介入,明显缩短院前干预时机,提高救治效果;(4)应用互联网+,构成当地民众医疗需求的额外保障体系,有效地弥补政府医疗急救平台的资源不足;(5)通过院前公众自救互救系统的摸索构建与成功运行,为周边地区、乃至省内国内提供一个可行的参考模板。

参考文献
[1] 陈伟伟, 高润霖, 刘力生, 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 , 2015, 30 (7) : 617-622
Chen WW, Gao RL, Liu LS, et al. Outline of the report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 2014[J]. Chin Circ J , 2015, 30 (7) : 617-622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5.07.001
[2] Wang SY, Li YH, Chi GB, et al. Injury-related fatalities in China: an under-recognised public-health problem[J]. Lancet , 2008, 372 (9651) : 1765-1773 DOI:10.1016/S0140-6736(08)61367-7
[3] Lozano R, Naghavi M, Foreman K, et al. Global and regional mortality from 235 causes of death for 20 age groups in 1990 and 2010: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 Lancet , 2012, 380 (9859) : 2095-2128 DOI:10.1016/S0140-6736(12)61728-0
[4] 张在其, 骆福添, 陈兵, 等. 我国八个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 19 (11) : 1130-1136
Zhang ZQ, Luo FT, Chen B, et al. The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patients in pre-hospital medical care in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n China[J]. Chin J Emerg Med , 2010, 19 (11) : 1130-1136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0.11.003
[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 Guidelines 2000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Part 6: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J]. Circulation , 2000, 102 (8 Suppl) : 166-171 DOI:10.1161/01.CIR.102.suppl_1.I-166
[6] Hasselqvist-Ax I, Riva G, Herlitz J, et al. Earl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J]. N Engl J Med , 2015, 372 (24) : 2307-2315 DOI:10.1056/NEJMoa1405796
[7] Ringh M, Rosenqvist M, Hollenberg J, et al. Mobile-phone dispatch of laypersons for CPR in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J]. N Engl J Med , 2015, 372 (24) : 2316-2325 DOI:10.1056/NEJMoa1406038
[8] Neumar RW, Shuster M, Callaway CW, et al. Part 1: Executive Summary: 201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Update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 Circulation , 2015, 132 (18 Suppl 2) : S315-367 DOI:10.1161/CIR.000000000000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