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是化工大省,突发中毒事件的发生风险较高。近年来,随着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危化品事故的潜在增加,突发中毒事件的复杂性和危害性日益凸显,这类事件不仅威胁公众健康,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凸显出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紧迫性,因此对应急药物储备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浙江省现行的应急药物储备管理体系在应对突发中毒事件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储备药物不齐全、管理责任主体不明晰、储备分布网络不合理等。医疗应急药物储备管理事关民生福祉,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公众健康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中毒事件的关键支撑。本文旨在总结目前浙江省药物储备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优化应急药物储备管理体系的方案,以助力提升突发中毒事件处置能力。
1 应急药物储备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应急药物储备目录设置不合理,缺少应对突发中毒事件的药物在浙江现行的应急药物储备目录中,虽然涵盖了常见传染病的防控药物,但忽视了低发生率、高危害事件(如突发中毒事件)的储备需求[1]。突发中毒事件通常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高危害性,尤其是危化品中毒事件,往往需要特定的解毒剂、救治药物及防护装备。然而,现有的储备目录中,这些药物及物资的储备量远远不足,导致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急需的药物无法迅速调用,增加了救治的难度和风险。此外,由于缺乏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充分预判,现有的储备目录未能及时更新,导致部分药物储备过剩,而另一些关键药物却严重不足,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应急响应的滞后。相比之下,美国通过《战略国家储备计划》(Strategic National Stockpile, SNS)建立了针对化学、生物、放射性和核威胁的专项药物储备库,涵盖氰化物解毒剂、硫代硫酸钠等关键药物,并根据威胁评估动态调整目录,确保覆盖高风险场景[2]。英国则通过“国家药品储备系统”(National Pharmaceutical Stockpile, NPS)实施分级储备策略,将药物分为核心储备(24 h可调用)和补充储备(72 h可生产),既降低冗余成本,又保障应急需求[3]。
1.2 突发中毒事件药物储备责任不明,管理制度缺失在我省现行体系中应急药物储备的责任划分,主要是根据突发应急事件响应等级进行分配,对于一些发生概率较低但伤害性较大的突发事件,特别是危化品中毒事件,在界定突发公共事件响应级别时仍存在一些模糊地带,无法明确药物储备责任主体,且各相关部门如卫生部门、应急管理部门以及企业之间的责任分工模糊,导致事件发生后储备药物无法快速调用,响应迟缓[4]。此外,目前还缺乏针对这类突发中毒事件的专门管理制度和法规政策,既没有明确的药物储备计划,也没有针对药物调配和分发的机制保障,增加了应急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种制度上的缺失,不仅影响了突发事件的应对效率,还可能导致救治时机的延误,进一步加剧事件的危害性。
1.3 应急药物承储单位布局不合理,难以覆盖偏远地区目前浙江省的应急药物储备主要集中在省内几家大型企业,这些企业虽然具有较强的物流配送能力,可以覆盖全省大部分地区,但对于偏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药物的调配仍然存在较大滞后风险。特别是在危害性高、传播速度快、影响广泛的突发中毒事件中,由于偏远地区缺少应急药物储备点,现有的物流调配网络可能难以实现快速响应,导致药物无法及时到达事件现场,影响救治效果。应急药物储备单位的分布不均,暴露出城乡之间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中的差距,亟需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确保所有地区都能在突发事件中获得及时的药物供应。在这方面,加拿大采用“公私合作模式”,政府与大型连锁药房合作,将应急药物分散存储于社区药房,确保最后一公里配送效率[5]。
2 优化应急药物储备管理体系的建议 2.1 完善应急药物储备政策法规,优化应急药物储备目录一要完善和修订相关的应急药物储备政策法规,尤其是在化学品中毒、化工事故等特殊领域,出台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储备管理规定,可参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并结合浙江省实际,明确储备药物的种类、数量、更新周期及责任主体。二要建立科学权威的储备药物需求分析机制,精准确定各类应急药物储备需求,调整和优化现行的应急药物储备目录,特别是增加针对突发中毒事件的专用药物储备。应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多部门协作定期评估危化品生产、运输、储存的风险点,动态调整法规要求。紧密结合全省不同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风险和特点,建立各有侧重、结构合理、品种丰富的药物储备目录[6]。例如,对化工园区密集的宁波、衢州等地,可要求企业按规模配备解毒剂储备,并纳入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对能够通过产能储备、流通储备等保障的应急药物,适当减少实物储备规模,以避免药物过度储备导致浪费。加强药物储备目录动态管理,完善物资储备动态调整机制。
2.2 明确药物储备责任,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一要制定专门的突发中毒事件应急药物储备管理条例,进一步优化突发中毒事件的应急响应等级的界定标准,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应急管理机构和药物承储单位在储备管理中的责任分工。建议以法律形式明确各主体职责,例如:浙江省卫健委负责统筹储备规划,应急管理厅负责事件响应协调,药监局监督药物质量;大型药企承担省级核心药物储备,市县医疗机构负责区域储备;危化品生产企业需按《安全生产法》要求,自备特定解毒剂并定期演练。对低概率高危害事件(如光气泄漏),应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明确事件触发条件及响应流程。尤其是对于低发生率但高危害的化学中毒事件,应尽快出台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各部门能够在事件发生时快速响应,协调高效[7]。二要健全责任追溯机制,确保储备药物的管理和调配都在有效的监管之下,避免因责任不清造成的推诿和迟滞,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可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药物调配全流程,确保各环节可追溯。例如,药物出库时生成唯一电子标签,记录接收单位、时间及责任人。跨区域协作机制:贯彻落实《长三角应急物资协同保障协议》,实现资源跨省调配[8]。将应急药物储备管理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对未达标单位通报批评,对表现突出者给予资金或政策倾斜。
2.3 加强信息化建设,科学规划承储单位布局一要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药物库存的动态监测和有效期管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时跟踪药物从储备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确保药物库存的透明、可追溯[9]。二要建立药物调配的智能化系统,自动根据事件类型、药物需求等信息进行科学调配,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调配的速度和准确性[10]。研发基于机器学习的药物调配模型,输入事件类型(如氰化物中毒)、伤亡人数、地理位置后,系统自动生成最优配送方案。三要构建以省级储备为支撑,市、县(市、区)级储备为主体,乡镇和村级储备为补充的综合应急药物储备网络,对多灾易灾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储备规模和库点布局[11]。四要引入现代化物流和调配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药物调配流程,确保药物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送达事发地。
3 结语优化应急药物储备管理体系是提升突发中毒事件处置能力的关键举措,构建“法规完善、责任清晰、技术赋能、覆盖全域”的应急药物储备管理体系是提升浙江省中毒应急能力的重要途经。未来,应进一步推动应急药物储备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构建覆盖全省的高效应急药物调配网络,提升突发中毒事件的应对效率,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1] |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浙江省省级医药生产能力储备计划》[Z]. 浙经信消费[2023]271号, 2023-12-20. |
[2] |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Strategic national stockpile overview[R]. Atlanta: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21. |
[3] |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National pharmaceutical stockpile: guidance for emergency responders[S]. London: UK Government, 2020. |
[4] | 郎楠, 袁媛, 周静. 我国化学中毒救治基地建设现状分析[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3, 36(5): 387-390. DOI:10.13631/j.cnki.zggyyx.2023.05.001 |
[5] | 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emergency drug distribution[R]. Ottawa: PHAC, 2021. |
[6] | 刘郅睿, 刘长君. 应急药物储备及其优化的伦理研究[J]. 医学与哲学, 2024, 45(4): 28-31.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4.04.06 |
[7] | 陆远强. 关于完善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议[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2, 15(1): 6-8. DOI: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2.01.002 |
[8] | 长三角应急管理专题合作组. 《长三角应急物资协同保障协议》[Z]. 长应急合[2023]2号, 2023-02-14. |
[9] | 宋聪颖, 李丽, 蒋帅, 等. 加快数字化转型, 提高化工园区中毒事件安全管理水平[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 32(2): 144-146.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3.02.003 |
[10] | 田翔华, 杨建中, 彭鹏, 等. 急诊中毒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与设计[J]. 中国数字医学, 2019, 14(12): 92-95.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19.12.030 |
[11] | 陆远强. 关于引导企业提升化学中毒突发事件应对水平的建议[J/OL].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2, 15(1): 3-5.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2.0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