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期刊中心
关键字:
期刊中心
2006年 第15卷 第1期
发布时间:2006-01-10
主题:心肺脑复苏


主编寄语
继往开来,贺急诊分会二十周年 精益求精,谋医学期刊新发展
江观玉
2006, 15(1): 5-5
述评
中国心肺复苏的发展
沈洪,王一镗
2006, 15(1): 13-14
心肺脑复苏
细胞周期抑制剂对局灶性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张贵斌,徐运兰,王伟,谢敏杰
2006, 15(1): 15-18
核因子κB活性在心肺脑复苏后的变化
李欣,荆小莉,熊艳,蔺际龚,李玉杰,马中富,廖晓星
2006, 15(1): 19-2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保护兔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研究
马岳峰,张茂,江观玉,徐善祥,干建新,陶祥洛,洪岸,李校坤
2006, 15(1): 23-26
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大鼠大脑额叶皮层NMDAR1表达的影响
孙志扬,李光,孙庆文,黄兴华,刘娜
2006, 15(1): 27-30
基础研究
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液对失血性休克犬中性粒细胞Fas表达的影响
周彬,霍正禄,杨兴易
2006, 15(1): 31-33
雷帕霉素对烫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大鼠白细胞介素10表达的影响
姚胜,姚咏明,李红云,于燕,盛志勇
2006, 15(1): 34-37
罗格列酮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肺内炎症反应的影响
刘东,曾邦雄,张世范,耿智隆,张诗海
2006, 15(1): 38-40
局灶亚低温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最佳灌流温度
王光伟,刘运生,梁有明,屈洪涛,李创华
2006, 15(1): 41-43
5-氟尿嘧啶对脓毒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
芦灵军,胥楠,陈晓理
2006, 15(1): 44-46
临床研究
局部亚低温对脑出血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张秀洲,刘雪平,李文华,陈睿
2006, 15(1): 47-49
动态监测脓毒症患者单核细胞功能的临床意义
李文雄,夏成青,陈惠德,齐曼
2006, 15(1): 50-53
老年慢性非瓣膜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
卢燕玲,张金荣
2006, 15(1): 54-56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老年感染性休克合并MODS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蔡国龙,严静,虞意华,张昭才,龚仕金,戴海文,陈建国
2006, 15(1): 57-60
适应性支持通气在部分支持通气中对呼吸力学和呼吸功的影响
周明根,黄子通,蒋龙元,邓义军,何志捷,余涛,方向韶
2006, 15(1): 61-63
39例前置胎盘产前大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杨小福,陆秀娥
2006, 15(1): 64-67
核因子κB活性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变化
舒平,刘迪,周惠云
2006, 15(1): 68-70
9例甲型副伤寒并发严重肾损害的临床分析
蔡丽敏,颜鸣鹤,黄希田,毛文忠,李云生,林曦
2006, 15(1): 71-73
老年患者累及右室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王建富,武善芬,李晶,陈龙营,高文献
2006, 15(1): 74-76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再出血的诊治
王玮,王平,沈来根,黄东胜,赵凯,周林
2006, 15(1): 76-77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詹中群,党书毅,王玮,王崇全,王俊峰,王斌
2006, 15(1): 78-79
428例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何瑾,杨兴惠,蒋国平,陆亚君,叶菁菁
2006, 15(1): 79-81
联用开搏通与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近期疗效观察
何春来,孙彦琴
2006, 15(1): 81-83
小儿急性睾丸扭转的诊断与治疗
王爱和,陈肖鸣,李仲荣,陈聪德,张浩川,张华,刘平
2006, 15(1): 83-85
体重指数与急性高原病发病的相关分析
王岩飞,次旦群佩,孙红娟,李建民,次旦卓嘎,潘文君,达娃,巴桑番多
2006, 15(1): 85-86
经验交流
4例闭合性外伤致严重心脏损伤患者的诊治
刘新国,沈双清,王彩军,田雷蓉,姚灿
2006, 15(1): 56-56
心脏瓣膜功能不全并发急性肺水肿的急诊手术
郦志军,陈周苗,赵光兴,何启才,吴道立
2006, 15(1): 87-88
5例胸部横向穿通性枪伤患者的诊治
李硕贤
2006, 15(1): 89-90
综述
急腹症的早期止痛
周玲君,刘红香,赵继军
2006, 15(1): 91-92
病例报告
外伤性右锁骨下动静脉断裂大出血救治一例
曾凡,赵灵,李永波,侯玉宇,楚磊
2006, 15(1): 22-22
超大剂量胰岛素注射致低血糖昏迷抢救成功一例
宋艳丽,吴先正
2006, 15(1): 67-67
继续教育园地
心搏骤停后脑缺血缺氧损害与脑复苏
黄子通,符岳
2006, 15(1): 93-94
英文原著
老年人与交通事故的调查分析
WOOLF Cameron,HENG Kenneth,LAYDE M Peter
2006, 15(1):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