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关键字:
学术动态

    字体: | |

汶川十年 中国灾难医学发展历程
原作者: 记者 韩静 文章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8年第33卷第9期 发布日期:2018-05-21

   五月岷山雪融、锦江水暖,然而就在十年前,汶川8.0级地震造成了4000多万人口受灾,近9万人遇难,37万人受伤,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震感,这是建国以来灾情最重、波及面最广、程度最深的地震灾害!我们该用什么去面对汶川大地震的十周年?作为汶川地震后劫后新生的中国灾难医学在这十年间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5日,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健委)和四川省政府的领导及各级政府部门的代表,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的顶级紧急医学救援专家,亲历汶川地震的一线医护人员,着装统一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队员们共聚成都,在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四川大学华西紧急医学救援国际高峰论坛上,缅怀逝者,向所有参加汶川地震灾难救援的医务人员和社会各界致敬;总结反思,聚焦灾难医学的政、医、产、学、研、治、用一体化发展;致力于以专业力量和学术行动推动学术交流与科普宣传,提高群众自防意识和灾难医学救援水平,团结医疗行业,探讨灾难医学发展前沿,服务社会和国家战略。

刘中民:中华医学会力推中国灾难医学发展
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教授讲述了中国灾难医学的发展历程。他说,汶川十年废墟重生,十年前每遇大小灾难事件,我国虽有救援机构、医疗单位参与救灾,但是组织间不协调、学术观念无共识、建设标准不统一、专科培训无制度等等,使我们的救援效率极低,是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改变了这一状况。
2011年,在一批参与汶川救援经历切肤之痛的医学专家的共同动意下,在前辈的指导下,中华医学会接受申报并批复成立了灾难医学分会,标志着灾难医学作为一门学科走上了历史舞台。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和社会系统性工程(图1),灾难医学分会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方针,伴随中国国家卫生应急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导向为己任。分会各常委、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带领专业医学队伍在国内外历次灾难救援中冲锋在前,诠释了中国当代医学知识分子深切的家国情怀和救死扶伤的精神。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全国26个地方分会、1000多位委员的国家级学术机构,创立了始于灾前、重于灾中、延于灾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灾难医学理论体系(图2),编写了临床医学本科及研究生教材,培养并储备了几万名多层次的灾难医学专业人员。中国的灾难医学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这一崭新的学术价值融入中国力量,加强国际合作,彰显大国形象。


据了解,刘中民教授2008年放弃奥运圣火传递,主动请缨奔赴汶川前线救灾,也正是汶川地震灾难救援中暴露的多方面问题,使他意识到灾难现场的医学救援与医院里的急诊抢救区别巨大。他振臂高呼:中国亟待建立灾难医学体系!2008年,中国高校系统内首个灾难医学系在同济大学正式成立,刘中民教授任系主任。2016年,上海市东方医院承建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成为我国第一个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认证评估的国际应急医疗队。2017年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承建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广东)也通过WHO认证评估。就在年会期间传来消息,由华西医院牵头筹建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成为第三个通过WHO认证评估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今后还将会有第四个、第五个……中国紧急医疗救援的水平正在走向国际化、标准化,与中国的大国形象相匹配。

许树强:新时代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
国家卫健委卫生应急办主任许树强指出,汶川地震在带给民族苦难的同时,也促进了紧急医学救援管理和专业的发展,是紧急医学救援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汶川医学救援中,总结出了 “前后方、军警地指挥一体化”等经验启示,为今后几年紧急医学能力的快速提升奠定了基础,也发现了现场医学救援队伍及综合保障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2013年芦山地震、2015年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和2015年尼泊尔地震,一次次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中,中国紧急医学救援工作逐步探索出不可替代的经验和模式,紧急医学救援体系、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在尼泊尔地震灾害国际援助中,首支中国政府医疗队(四川)12小时内完成人员抽组和物资准备,在震后48小时内抵尼泊尔重灾区开展工作。中国政府防疫队(云南)也是最早到达尼泊尔地震灾区的外国防疫队,并协助其制定了11个灾后防病技术方案,被尼卫生部肯定为“发挥了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我国紧急医学救援援外史上的一次开创。
许主任还明确了当前紧急医学救援职责是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健康危害,实施医疗救治、卫生防疫、疾病防控、健康宣教、心理援助、早期康复和物资保障等措施;坚持平急并重原则,开展相关日常预防、准备和能力建设。许主任展望了新时代紧急医学救援的发展前景,阐述了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框架(图3)。今后一段时期,紧急医学救援重点工作是强化现场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推进海陆空立体化医疗转运与救治;升级国家及各地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全面加强培训演练;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

沈骥:大灾之后防大疫
汶川地震后的防疫工作创造了巨灾后无大疫的奇迹,四川省卫计委主任沈骥介绍了汶川地震后防大疫的经验:一是迅速恢复和建立了靠前、融合、有力的组织体系;二是遵循了生命至上、以人为本、依法决策、科学及时的决策机制;三是迅速完成了各阶段核心策略和关键技术,如紧急响应、快速评估、关口前移、医防同步、防治的四个重点以及长效机制等;四是策略和技术迅速推广至一线;五是依托策略与技术,并制定大灾后无大疫的标准。

白岩松:健康的第一位是安全
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知名记者白岩松是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的常委。他以媒体人的视角,谈到对灾难医学的理解和思考。他说,医学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消除疼痛,疼痛是医生攻克的目标,疼痛也是向导。生命正是因为有痛感才可以让医生去奔向制止疼痛的目标,当一个人真的没有痛感了,他受到的伤害可能是最大的,也是最危险的。汶川大地震是中华民族的痛感,而正是这份痛感驱使我们去研究灾难医学,研究如何止痛。现在我们看到了进步、改变和更多的人开始拥有安全感,走在中国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更容易看到“应急避难所”这五个字。白岩松还认为在灾难救援中,军人和医生应该是最后才被使用的力量,只要军人和医生是任何一场灾难最先被使用的力量,就依然说明我们常态的灾难应急和救援还有很多的问题。他说,现在明确提出了健康中国这个大战略,而健康的第一位应是安全。医生可以救很多人的生命,但是一场灾难、一场战争就可能使医生挽救回来的数字迅速被负数填平甚至超越它。所以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学校的校舍必须是高质量的,居民的住所必须是高质量的,要用8级以上的地震来衡量我们越来越高的建筑,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孩子在他的生命的成长历程中都要去做各种应急演练,学习灾难预防常识。要让军人和医生成为最后被使用的力量,这个社会安全感就更多了。

谢和平:地球人都应该接受灾害教育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是当年汶川地震时四川大学的校长,他颇有感慨地讲到了灾害教育。他说,地球人都应该有灾害的意识,地球人都应该接受灾害教育。从全球来看,对地震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普通民众很少接受过专业的灾害教育培训,防灾减灾和安全意识不够。
《城市危机意识调研报告》显示,北京市民40%不知道何处有避难所,67%根本没有想到过要避难。防灾减灾教育主要应由政府来主导。

王立祥:11家中国一级学会成立灾难预防应急联盟
灾难医学和应急救援不是哪一个部门或者机构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它必须是一个立体合作的大联盟。
“灾难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死敌,灾难牵扯到方方面面,由于灾难不仅仅局限于医学救援场面,所以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以刘中民教授为首的专家们认为灾难救援应该是一个立体的大救援观,应该跨学科、跨学会、跨学界,所以今天灾难预防应急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灾难医学救援、中国灾难预防应急开辟了一个新的航程。”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主任委员王立祥教授在年会上阐述了联盟成立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图4)。


图4 “中国灾难预防应急联盟”成立仪式


在本次年会上,11家中国一级学会的代表共同商讨了灾难预防应急联盟的职能、作用,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对灾难预防和应急应该打一场立体的总体的人民战争。

李为民:以学科建设为根基 支撑紧急医学救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特别强调紧急医学救援要发展,必须要通过学科建设来强大根基。他介绍了华西医院的发展目标:国家一流的灾难医学中心,灾难医学学科的人才培养平台,一所灾难医学的研究院,一座亚太灾难医学救援培训基地,一个国家级灾难医学救援基地,建立完整的管理与信息指挥平台。信息指挥系统是保障救援成功的关键所在。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四川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全球第一个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构建了一个集灾害救援、灾害医学、防灾教育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平台。

结语
所有灾难给人类带来的最大伤害是生命的威胁和身体的伤残,灾难学中灾难医学处于最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全球重大自然灾害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人类生存的重大挑战。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我们必须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在灾难发生之中和之后,提高紧急救援的技术水平,尽可能把灾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灾难医学为我们提供了为受灾群体提供紧急救援的科学和技术支撑,灾难医学学科的发展极大提高了我们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年后的今天,地震灾区面貌焕然一新,这片曾在地震中颤抖的土地,如今已不见累累伤痕。触目所及,最漂亮的是民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难忘的是英雄相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文章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8年第33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