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关键字:
学术动态

    字体: | |

祝贺中山大学黄子通教授从医从教40周年
原作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 文章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年第1期 发布日期:2018-01-10

中山大学名医、二级教授、中山大学急诊医学学科的创建者——黄子通教授
黄子通教授 中山大学名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急诊医学及生物医学工程之双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急诊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岭南急诊医学杂志》主编、国际人道救援医学学会理事、广东省急诊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同行评议专家、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专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全国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全国应急专家委员会专家、广东省高级职称评定专家、卫生行业医疗救护员国家职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原中山医科大学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医学学科创建人和学科带头人,曾担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四届及第五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副主编等职。
黄子通教授从医从教40年来,开创我校和我院急诊医学学科,全身心致力于急诊医学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带动广东省乃至整个华南地区急诊医学快速发展,成为我国急诊医学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2000年率先建立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症监护一体化急诊医疗服务体系。2003年成功带领抗击非典,被广东省政府授予“五一”劳动奖章与一等功臣,荣获全国抗非典先进科技工作者及全国抗非典优秀医院管理工作者称号。2007年牵头创建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2012年带领团队成功获选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80多篇,其中SCI 18篇,主编急诊医学专著6部,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荣获国家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荣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华夏医学科技奖1项,医疗成果奖6项,教学成果奖1项。1996年牵头建立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03年成为国内第一个急诊医学博士点,成为国内第一位急诊医学博士生导师。先后培养硕士31名、博士21名、博士后出站1名。

 

奋进中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医学科和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医学科历史悠久,所在医院创建于1835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西医院,也是中国最早的西医学府。医院的名称就以1886年曾在这里学医及从事革命运动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之名“逸仙”命名。早在二十世纪初,医院便已经开始提供急诊服务。1932年,医院建立急诊室,同时配备专门的救护车为市民提供院前急救服务。1987年成立独立的急诊科,成为我国建立急诊科最早的医院之一,同时建立了中山大学急诊医学教研室。1996年成为急诊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创办了《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0年,率先在全国建立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症监护现代急诊医疗体系,形成高效生命绿色通道。2003年成为我国第一个急诊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成立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心肺脑复苏研究的研究机构——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2012年获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4年我单位成为中国心肺复苏联盟主席单位,本学科牵头组织的《急诊医学》课程获得广东省精品课程。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医学科目前有院本部、南院、增城分院三个院区,均设立急诊室、急诊监护室和急诊留观病房实现一体化急诊绿色通道管理,三个院区急诊科均为广州市120急救中心急救站,担负区域内院前急救任务。科室目前为亚洲紧急救援组织成员、国际紧急救援组织成员、急诊量居广州市前列,年急诊量超过34万人次,急诊留观超过5万人次,总体抢救成功率超过97%。临床和学科重点方向为心肺脑复苏和危重症医学,科室设立EICU、心肺脑复苏病房、胸痛中心和亚低温治疗中心,能够为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特别是心跳骤停复苏后以及严重神经功能损伤患者提供最先进和专业的治疗。科室目前配备全球最先进的血管内温度管理系统、床旁血液净化装置(CRRT)、人工肝设备,全自动心肺复苏装置、高级监护除颤系统、神经功能监护仪、手持式彩色超声系统等高端抢救、监护设备,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是国内知名的区域急诊医学诊疗中心。
本学科目前是中山大学急诊医学教研室所在单位,也是急诊医学、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美国心脏协会授权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目前已开设急诊医学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课程,采用中文和英文双语教学授课,曾担任卫生部全国统一规划教材——《急诊医学》本科生教材的副主编和研究生教材的主编。从1987年开始,开办全国性急诊医学进修班,近60期已经毕业的学员遍布全国各地,奋斗在急诊一线,成长为各地急诊临床骨干和领军人物。
2003年开始,我科并与美国Weil危重医学研究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国际知名的危重症及心肺复苏专家唐万春教授获评为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双方共同开展多项科研合作项目和人才培养。2007年,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医学科为骨干建立起的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一个专门致力于心肺复苏基础和临床研究,集科研、教学和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研究所由国内外知名的急危重症领域专家唐万春教授和黄子通教授领衔,汇集了全国复苏领域的顶尖科学家组成,研究所目前下辖高原分所(青海省人民医院),3个实验室,9临床研究基地和1个AHA/ECC培训中心。2014年获得广东省“领军人才”项目资助,成为目前国内复苏和危重症研究领域的先锋。近5年来,研究所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和各级科研项目近2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得专利授权7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项),各级科学技术成果奖近10项。研究所主办的心肺复苏专业的国际性学术会议“羊城复苏论坛”自2006年首次举办以来,已创办六届,成为目前国内心肺复苏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并越来越受到国外专家的关注和欢迎,正逐渐成为地区性的专业论坛。2015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唐万春急危重症实验室落成,成为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心肺复苏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平台,也成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医学科的高水平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憧憬未来,迎接伟大新时代的到来,我们将一如既往的以自己的勤奋、踏实、团结和创新与国内同携手并进,共同开创中国急诊医学的美好明天!

文章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