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快讯
关键字:
行业快讯

    字体: | |

江苏省人民医院破省内最快纪录 19分钟脑卒中患者重获新生
文章来源: 南京晨报 发布日期:2017-11-01

  19分钟能做什么?也许不及我们一顿饭的时间,不及一局游戏的时间,甚至不及发个呆的时间。然而,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新急诊医学中心和放射科的高度配合下,该院医护人员仅用19分钟就将一位脑卒中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是目前江苏省内最快的一例脑卒中患者救治。
多年高血压患者排队挂号脑卒中突发半身偏瘫
来自盐城的李奶奶今年60岁,有15年的高血压病史,一直在服用药物控制血压。然而从半年前开始,李奶奶在没有咨询医嘱的情况下停止了规律用药。近日,李奶奶突然感觉左手手臂阵阵发麻,家人赶忙将她送到当地医院就诊。在当地医院挂水后,李奶奶的家人仍然感觉不放心,于是,10月10日凌晨两点,李奶奶的女儿、女婿以及侄子带着李奶奶连夜驱车从盐城赶至南京,于当天上午来到省人民医院门诊部挂号。
就在排队挂号的过程中,李奶奶突然感到视力模糊,腿部无力,一个重心不稳便跌坐在地上。李奶奶的家人焦急万分,四处呼喊护士寻求帮助。导医台的施晓莉护士看到此情此景急忙赶来,按照平时反复演练过的护送急诊病人的方案,用门诊的轮椅以最快的速度将李奶奶推送到该急诊医学中心。
急诊医护人员高度配合 19分钟完成静脉溶栓治疗
10月10日上午9点25分,李奶奶被送至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为其进行治疗的刘强晖医生告诉记者,李奶奶被送入急诊时,左侧肢体失去知觉、嗜睡,状态非常不好。按照绿色通道流程,在患者尚未交费的情况下,医护人员直接将李奶奶送入抢救室进行采血和监护。根据种种症状,刘医生初步判断其为急性脑卒中。
随后,李奶奶立刻被送入CT室,护士带着溶栓药箱随行。在护士为李奶奶进行生命体征检测的同时,刘强晖医生马上开始与患者家属沟通,家属得知情况后均表示一切都高度配合医生。
考虑到病情危急,为了节约时间,放射科医生直接在CT机器上读片。根据读片结果,刘强晖医生当机立断,决定直接在CT床上为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当天上午9点44分,护士为李奶奶推注了10%的溶栓药物。没过多久,她的肢体功能便开始恢复。在溶栓治疗的同时,放射科医生也同步为患者做好了CTA(血管造影)检查准备。据记者了解,这是江苏省人民医院新急诊医学中心启用后,第一次在CT床上直接开展静脉溶栓治疗脑卒中患者,也是目前江苏省内用时最短、救治最快的一例脑卒中患者。
患者恢复良好 19分钟溶栓治疗速度领先全国
很快CT血管造影再次证实了刘强晖的判断准确:李奶奶右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部位有一个严重狭窄。然后将李奶奶推回抢救室继续进行溶栓治疗,直到她的血压恢复正常。
刘强晖介绍:“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时间非常宝贵。目前治疗脑卒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黄金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患者越早溶栓越早获益,因此脑卒中患者救治中首要强调的就是“快”。
这个“快”一方面是指患者家属一定要及时发现卒中患者并尽快到医院救治,这个时间一般在3个小时内为宜。另一方面是指救治医院对患者的救治时间也应尽量控制在60分钟内。这个时间也叫DNT时间,通俗地说就是从患者到医院至用药的时间。“目前已获得大量循证证据支持,严格控制DNT时间可使溶栓患者的死亡率降低22%。现在我院的DNT时间一般需要40分钟,在国内处于领先,而这次19分钟的时间更是创造了新的纪录。这次成功抢救得益于我们新急诊中心硬件条件的改善, CT机就在一墙之隔,更离不开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我们一切的努力都是希望病人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
同时,他也提醒道:“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目前主要还是依靠药物,对血压加以控制,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高了用药,正常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而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都是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的。所以,就算血压已经保持稳定很长时间,也不要自己随便停药。要先问问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药量,同时严格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新闻链接]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及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总的来说,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

文章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