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关键字:
学术动态

    字体: | |

【特色基层医院急诊医学科】漯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文章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第7期 发布日期:2016-07-18

http://www.lhzxyy.com.cn/Clinic/List.aspx?ModuleID=175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简介

漯河市中心医院(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漯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建立于1916年,是豫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医院便开始了战地救护及灾民的急诊急救工作。医院现占地面积330亩(含新院区200亩),院本部实际开放床位1500张,新园区目前开放床位300张(精神卫生中心)。全院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4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24人。医院目前被确认为国家住院医师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国家临床药物研究基地、国家级脑卒中防治基地,急救中心同时被确定为国家急诊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研究型医院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心肺复苏医教研基地和腹部心肺复苏应用转化基地。2014年急救中心被河南省卫计委指定为省级医学救援第十二分队。
1988年以前医院建有急诊室,此后成立了独立急诊科,1990年,医院自筹资金购置了院前急救调度系统,在全国较早开展了院前急救,同时在科室医护中普及了院前直视气管插管技术及CPR,并参与了河南省院前急救规范性文件起草工作。2000年以后在河南省较早设置了EICU,此后,以院前-院内-危重症的急诊急救模式基本形成。
寻找急诊专业发展突破口,使急诊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河南省为农业大省,农药中毒是急诊专业的主要病种之一。严重中毒患者发病快、进展迅速、病情重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发挥急诊“三环紧扣原理”典型病种。2003年,我院在全省率先引进国家卫生部第三批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盐酸戊乙奎醚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技术”,注重从院前-院内-危重症(EICU)每个环节,死亡率明显下降。同时由我院起草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预案”在第十一届全国急诊年会交流。2002年后,在救治重度中毒过程中,开展了急诊血液灌流技术,在河南省较早将血液净化技术引进急诊抢救,同时通过血液灌流技术,在全科普及了急诊深静脉置管技术,打通了抢救室及EICU抢救中的另一个技术瓶颈。近十多年来,科室先后抢救了重度急性中毒患者近4000余例,中毒毒物种类分布30余种。除急性有机磷中毒外,在急性百草枯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性中药中毒、各种化学毒物中毒的综合治疗方面取得明显疗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为县乡级医疗机构培养人才近200余人。
2006年科室购置CRRT机,在血液灌流技术基础上相继开展了持续血液滤过(CRRT)及血浆置换技术(PE)等,逐步形成将急诊血液净化技术作为科室的常规抢救技术之一。由于血液净化技术的开展,在稳定和调节严重内环境失衡方面有了技术支撑,科室先后针对心肺复苏后综合征、顽固性心力衰竭、尿毒症并严重内环境失衡、严重脓毒症、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肝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开展综合治疗。目前针对急诊“三环紧扣”原理开展“高危高钾血症急诊集束化、程序化急诊救治研究”,试图通过院前病史,心电图表现,院内实验室检查以及从院前用药抢救到院内血液净化技术等流程找到最佳的诊治路径和方法程序。
2010年以来,根据急诊医疗模式的发展,急诊科依托医院“国家脑卒中防治基地”开展了急性脑卒中急诊救治;依托医院“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PCI定点医院开展了AMI急诊救治;依托医院“漯河市紧急救援中心”开展了急性创伤救治;目前急性中毒绿色通道、心血管急诊急救绿色通道、急性脑卒中急诊急救绿色通道、严重创伤绿色通道已经形成。
2016年,在医院领导的重视下,科室以“健康中国”及“精准医疗技术推广”理念,开展“心肺复苏技术培训进万家”工程,开设“自救互救学校”。力争用3年时间内为每个社区和村庄培训2-4名合格的“第一目击者”,并能规范地实施急救技术。
急诊事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统揽全局的医院领导支持。我院历届领导对急诊发展能从医院对外的社会观、医院内部的全局观支持和指导急诊事业的发展。在急诊内部的思考首先不但要注重院内技术、急诊医护培训和新业务新技术引进,也必须注重院前的“第一时间”救治,不但要有训练有素的院前急救医生和护士,还要关注非专业人员的自救互救意识和技能。不但要关注急诊在医院的位置,还要关注急诊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协作配合,用大急诊的观念全面发展急诊事业。

文章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