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简介
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始建于1950年,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医院遭受毁灭性重创,建筑群瞬间被巨大的山体坍塌掩埋,183名职工中127人遇难,各种医疗设备、药品和材料也全部被埋。在灾难面前,幸存的50余名医护人员奋发图强,在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于2008年9月1日正式在板房医院全面恢复医疗秩序。2010年9月28日,医院搬入北川新县城永昌镇新址开业,医院占地40亩,总投资1.5亿元,仪器设备先进,环境优美,交通方便,专业门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是全国爱婴医院、绵阳120急救分中心、华西医院网络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网络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集团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医院,是北川县新农合、社保、工伤、商业保险定点医院。
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创建于2008年地震后,经过八年多的发展,急诊人在急诊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坚持走“急救第一”的道路。以“急诊、急救”为工作基础,以“迅速、准确、有效”为救治理念,以“急诊快速诊断”、“生命绿色通道”为科室亮点,以“创伤、急危重症、急性中毒”为科研重点和学科发展方向,以“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为科室工作宗旨,走出了具有“北川特色”的急诊救治模式。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为患者提供急诊服务。2015年通过绵阳市重点专科评审。
急诊科占地1000多平方米。年就诊量超过1万人次,年抢救人次约400人次。年出诊量达500余车次,年平均担任医疗保障工作30余次。科室设有独立的分诊台、抢救室、洗胃室、清创室、注射室、输液室、观察室、诊断室等。支持区包括独立的挂号室、药房、心电图室、检验科等辅助检查科室。急诊科拥有完善的救治系统和先进的抢救设备,包括可视喉镜、普通喉镜、普通呼吸机、转运呼吸机、多参数生命监护仪、全自动心脏除颤仪、自动心脏复苏机、电子血糖仪、自动洗胃机、床旁B超仪、心电图机、自动吸痰器、微量泵、多道静脉泵、输液泵等。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除颤术、洗胃术、面罩给氧、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急救技术。近年来急诊科对急性创伤、急性中毒、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脑血管急危重症、各型休克、呼吸窘迫、出血性疾病、电击伤以及严重外伤等的诊治取得了显著的急救效果。
急诊科是北川地区急救中心,具有较强的快速处置突发灾害事件的能力,承担着本地区急诊危重患者的救治、转诊和重大灾害事件的抢救诊治任务,参加了汶川、玉树和雅安特大地震的紧急医疗救援。特别是在2013年“7·9北川特大洪灾”中,以我院急诊科为中心的紧急医疗救援小分队,分赴禹里、小坝、片口坝底等乡镇进行紧急医疗救援,出色的完成了北川县政府下达的各项指令,未发生一例因灾救治不力死亡事件。
近年来科室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在研项目有:北川羌族自治县科研项目《北川羌族自治县农药中毒现状调查》。科室每年派出人员参加国内的各种急诊急救专业学术活动;到省、市各大医院参观学习;到各乡镇卫生院指导、督导急诊急救工作;进学校、进社区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普及急救技能;接受各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到科进修急诊急救专科知识。
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一直坚持并将继续为北川地区急诊患者打造一个技术强、品质高、服务好的急危重症诊疗救治中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