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快讯
关键字:
行业快讯

    字体: | |

2015年浙江省疾控中心一月份健康提醒
文章来源: 浙江省疾控中心健教所 发布日期:2015-01-14

“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一月份处在全年天气最冷的时间段,广大居民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居民对冬季预防食物中毒的意识淡薄,导致最近食物中毒事件频发,应加强警惕。广东省出现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省疾控中心提醒您,远离活禽,预防人感染禽流感。

健康提醒之一:“三九”寒天,注意防寒保暖

“三九”即为冬至后的三个九天,是全年天气最冷的时段祖。从1月9日开始,浙江省将步入“三九”寒天,省疾控中心提醒您,此时节强冷空气及寒潮冷锋活动最为频繁,公众要注意防寒保暖。天气寒冷,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尤其是老年人。所以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但是在保暖的同时要注意居室通风,防范空气流通不畅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

冬日养生最为重要的还是加强身体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冬季宜早睡晚起,锻炼的时间最好在日出后,气温略高时才开始锻炼。如遇大风、大雾、寒流冷空气,不宜进行露天锻炼,可在室内或阳台上进行锻炼。

健康提醒之二:提高警惕,预防冬季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主要有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中毒等3种类型。细菌性食物中毒季节性较明显,5至10月份气温较高,适宜细菌生长繁殖,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时期。但是大部分的化学性食物中毒和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季节性不明显,所以冬季也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广大市民应加强警惕。

过餐的饭菜要热透,隔夜的最好全部倒掉。剩菜存放时间过长,污染环节多,容易变质。食物放进冰箱里一定要用保鲜膜封好,防止交叉污染。剩菜加热时,应彻底加热煮透,如果没有充分加热,食用后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引起腹泻。在冬天,吃以下食物最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1.腐烂的白菜。大白菜的叶子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腐烂后其含量会明显增高。一旦大量进食,经肠道细菌作用,会还原成亚硝酸盐而发生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晕、呕吐等,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为防止中毒,应避免蔬菜在高温下长时间堆放。

2.生豆浆。其中含有一种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饮用后容易中毒。所以,豆浆一定要彻底煮熟后饮用。需要提醒的是,豆浆加热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泡沫,这并不意味着它已经煮熟了,应继续加热5―10分钟,至泡沫消失才可饮用。

3.发芽或未成熟的马铃薯。其中含有有毒物质龙葵素,摄入后易引起中毒。冬天应把马铃薯贮藏在低温、无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烧煮时可加入少许的醋,能够破坏毒素。

4.霉变甘蔗。其毒性非常强,进食2―8小时后会出现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昏迷、呼吸衰竭,病死率及出现后遗症率达50%。

健康提醒之三:远离活禽,预防人感染禽流感

12月23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通报了广东首例、全球第二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感染H5N6的症状与感染H7N9差不多,作为一种新型的在人禽之间传播的流感,目前医学领域仍在对该类疾病进行研究观察。发病后表现为重症的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发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等重症肺炎相关表现,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死亡。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曾在德国、瑞典、美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鸭和野鸭中分离到,多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省疾控中心建议市民,预防人感染禽流感,市民要有防范呼吸道传染病的意识,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按照《浙江省活禽交易管理办法》要求,倡导禽类杀白上市销售,应尽量到定点的“杀百上市”农贸市场或正规的销售禽类的市场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的高危人员,则需做好相应的防护。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如果病情加重应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近七天有无禽类接触,以及是否去过禽流感疫区。

 

文章来源:浙江省疾控中心健教所